香港零售業 數碼實力

香港零售業如何以數碼實力備戰銷售旺季

商業

廣告

隨着雙十一圓滿結束,香港零售市場正式進入全年最關鍵的銷售旺季。從聖誕到農曆新年,零售商戶面對的不只是人流與收入的競賽,更是一場全方位數碼實力的較量。

Adyen 最新發佈的本地零售調查指出,無論是顧客期望、支付方式或風險防控標準,香港零售業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轉型,目標是為顧客提供一致、安全而高效的全渠道體驗。

全渠道購物成主流,顧客體驗成關鍵戰場

在數碼化浪潮推動下,香港消費者購物行為正在迅速演變。調查顯示,48% 的消費者期望在社交媒體、品牌網站與手機應用程式之間獲得一致且流暢的購物體驗。這不再是加分項,而是顧客對品牌的基本期望。

更有 38% 的香港消費者表示,他們希望零售商在 2025 年能優化線上與線下之間的退換貨流程,這意味著「無縫體驗」已從科技話題轉化為品牌忠誠的關鍵槓桿。

統一商務(Unified Commerce)正是回應這一需求的有效策略。調查指出,56% 的消費者會因為品牌提供「網購、門市退貨」等靈活服務而願意回購;另有 54% 希望門市缺貨商品能直接安排送貨上門。這些細節反映了顧客對品牌效率與貼心服務的期望正在提升。

結帳效率與支付選擇:顧客流失與留存的分水嶺

在競爭激烈的零售市場中,結帳體驗已不再只是最後一步,而是影響整體轉化率的關鍵環節。六成(60%)的香港消費者指出,若付款流程過於緩慢,他們會放棄交易。

面對這一現實,97% 的本地零售商戶已積極監察結帳時間,當中 60% 的商戶表示其實體店結帳流程已縮短至五分鐘內。這顯示出業界正迅速應對顧客對效率的高期待。

另一方面,支付選項的多樣性亦不容忽視。58% 的香港消費者表示,若無法使用自己偏好的付款方式,他們將選擇離開。Adyen 平台數據亦顯示,當提供本地化付款方式時,平均交易金額比其他方式高出 26%,明確反映支付體驗與營收之間的直接聯繫。

數據整合與創新技術:支撐全渠道營運的核心基礎

為了應對多渠道消費模式的複雜性,超過八成(83%)的香港零售商戶已採用統一商務平台,整合線上與線下的顧客數據。這不僅有助於提升營運效率,也讓員工能透過流動銷售點(mPOS)在店內任何位置完成交易,靈活應對高峰時段的人流與需求。

這類技術投資正逐漸從「選項」變成「標配」,成為零售品牌在年末旺季中脫穎而出的關鍵。

AI 防詐與交易優化:旺季背後的無聲守護者

隨着交易量於旺季大幅上升,詐騙風險也同步上揚。零售商需依賴強大的數據分析與 AI 技術,以保障交易安全並維持用戶體驗。以Adyen Uplift 解決方案為例,透過AI 模型分析超過 1.4 萬億美元的全球交易數據,能夠瞬間識別顧客身份,準確率超過九成,顯著降低誤判與拒付風險,並有效攔截詐騙行為。這項技術不僅保障商戶與消費者雙方利益,亦提升整體交易成功率與品牌信任度。

雙十一是起點,不是終點

剛過去的雙十一,再次證明它早已不只是單日促銷活動,而是零售品牌展示數碼實力與顧客體驗的關鍵時機。從結帳流程到支付方式、從全渠道整合到 AI 風控,這些環節共同構建持續增長之路。

香港零售業正處於轉型關鍵期。能否在這場數碼轉型競賽中跑得夠快、走得夠遠,將直接影響品牌於年末旺季的表現,甚至決定來年整體的競爭力。

撰文: Adyen 香港區主管鄧啟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