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Tube 20週年

香港創作者經濟大爆發!180個香港YouTube頻道有百萬訂閱 揭秘港人三大觀看新趨勢

商業

廣告

影片分享平YouTube 迎來 20 週年,如今已進化成香港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資訊及娛樂中心。最新數據顯示,YouTube 不僅觸及超過 98% 的 18 至 34 歲本地網絡用戶,每位香港觀眾平均每日更花費超過 100 分鐘沉浸其中。這股龐大的流量,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催生出一個蓬勃的本地創作者經濟。

創作者經濟動力強勁:將「興趣」變現為「事業」

過去,「YouTube創作者」可能只是一種興趣,但今天它已發展成一個專業的創作領域。數據引證了這股趨勢的強勁動力,香港已有超過 180 個頻道突破百萬訂閱大關,逾 2,000 個頻道擁有超過十萬訂閱者,百萬級頻道正不斷湧現。更驚人的是收入增長,年收入達六位數港元(即 10 萬港元以上)的本地頻道數量,按年增長超過兩成,證明將熱情轉化為事業絕非空談。這股創意力量更成功衝出香港,本地頻道製作的內容有超過一半的觀看時數來自海外,足見「香港製造」的全球吸引力。

揭秘港人三大觀看新趨勢:更深度、更多元、更大屏

在內容消費上,香港觀眾的習慣也正經歷深刻轉變。首先是內容深度化,除了像「Pomato 小薯茄」這類創意 IP 持續吸引眼球外,觀眾對知識型內容的需求愈發強烈。深入剖析時事及探討社會議題的頻道躋身年度十大,反映觀眾口味正從純娛樂走向深度思考。

其次是格式跨界化,創作者不再固守傳統長影片,而是靈活運用 Shorts 短片、直播、Podcast 等多元格式與觀眾互動,其中 Podcast 更異軍突起,催生以聲音為主軸的熱門頻道。最後,則是觀看體驗的跨屏幕轉移,觀眾已習慣在手機、電腦與家中的電視大屏幕之間無縫切換。過去三年,YouTube 在香港電視上的觀看次數增加超過一倍,已登入用戶平均每日花在電視上觀看的時間更超過 2.5 小時,電視儼然成為 YouTube 的新主場。

「信任」變現:創作者如何成為品牌新寵?

對品牌而言,YouTube 最大的價值在於創作者與觀眾之間建立的「信任連結」。根據 Kantar 研究,98% 的網上用戶更傾向相信 YouTube 創作者的推薦。本地虛擬保險公司保泰人壽(Bowtie) 便是一個商業案例,他們透過製作知識型內容及與理念相近的創作者合作,成功與潛在客戶建立信任。其策略成效顯著,透過針對頻道觀眾的再行銷廣告,成功將顧客轉換率提升了 2 至 3 倍,完美示範了如何將創作者的信任度,轉化為實質的業務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