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綠色和可持續金融助力企業轉型 迎接低碳經濟新機遇
香港綠色和可持續金融市場狀況
為推動綠色和可持續金融生態圈的發展,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於2021年推出「綠色和可持續金融資助計劃」,旨在降低綠色和可持續債券與貸款〈下稱「融資工具」〉的發行成本。該計劃涵蓋綠色〈Green〉、社會〈Social〉、可持續〈Sustainability〉及可持續掛鉤〈Sustainability-linked〉融資工具。截至2024年底,計劃資助發行的綠色及可持續融資工具數量約達500筆,發行總值超過1,400億美元。其中,綠色和可持續貸款總額達413億美元,較2023年增長逾86%,顯示不少企業正積極透過融資工具推行綠色項目,提升可持續發展表現。鑒於市場持續活躍,金管局於2024年宣布將計劃延長至2027年5月,並擴大資助範圍至轉型融資工具。
轉型金融概述與背景
轉型金融指符合《巴黎協定》目標,支持整體經濟〈尤其是能源及重工業等高排放行業〉實現低碳轉型及淨零排放,並提升氣候韌性的金融服務。為實現全球及香港2050年碳中和目標,由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證監會〉和金管局成立的「綠色和可持續金融跨機構督導小組」〈督導小組〉積極擴充香港可持續金融分類目錄〈Hong Kong Taxonomy for Sustainable Finance〉,為轉型金融制定明確指引。
轉型金融市場動態與業界推進
香港多家銀行針對轉型金融採取多元化策略,推進相關金融工具的發展。措施包括制定符合融資條件的行業活動及標準的框架,以及推出針對不同行業的專屬轉型金融產品。成功案例包括青山發電有限公司於2023年獲得13億港元能源轉型貸款,用於支持其海上液化天然氣接收站項目,推動發電燃料由煤炭轉向低碳天然氣。此舉不僅與政府減碳目標契合,更彰顯轉型金融在推動可持續發展中的關鍵作用。儘管市場仍處發展初期,但隨着督導小組擴充分類目錄及銀行的積極參與,預計轉型融資業務將成為香港未來綠色和可持續金融框架的重要支柱。不少銀行亦已訂立涵蓋融資排放〈financed emissions〉的淨零目標,預計銀行將更積極推動轉型金融,實現自身與社會雙重目標。
總結
隨着息口逐步回落,香港綠色和可持續金融市場將加速發展。企業若積極融入此金融生態圈,不僅能把握更多融資機遇,提升可持續發展表現及企業競爭力,更將成爲加速香港低碳經濟轉型及實現2050年碳中和目標的重要力量。
謝倩兒 華坊諮詢評估可持續發展諮詢副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