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品牌進軍大灣區 最新9大趨勢
大灣區內地城市雖然與香港相近、消費者喜好類似,但是經歷三年疫情,內地營商環境出現不同變化,以前的一套未必再行得通。
香港品牌發展局最近舉行「香港品牌大灣區攻略2025」分享研討會,揭示大灣區最新趨勢,協助香港企業及早制定攻略,提升勝算。
為助港商加快布局大灣區市場,香港品牌發展局與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合作,並獲香港特區政府工業貿易署「工商機構支援基金」資助,推行「香港•進•品牌大灣區」(以下簡稱「品牌大灣區」)項目。
該項目圍繞「品牌大灣區」的發展願景,透過一系列品牌推廣及市場研究活動,提升香港品牌在大灣區的知名度,開拓內銷機遇。
追求健康風尚
較早前,品牌局與廠商會舉行「香港品牌大灣區攻略2025」分享研討會,邀請多位學者、專家及品牌掌舵人,深入剖析大灣區消費文化和市場環境的變革,解構品牌行銷範式轉移的新趨勢。
法國里昂商學院市場營銷學教授陸定光受主辦機構委託,負責帶領團隊進行考察,同時撰寫市場動態簡析報告。
該報告透視大灣區市場環境、消費文化、消費者行為變化,以及品牌推廣與管理策略的發展趨勢,協助港商應對此等變化,重組在大灣區推廣品牌的策略。
疫情後,內地消費市道疲弱,政府推出多項措施,大舉推行「谷內需、促銷費」的刺激性措施,形成九大消費新趨勢。
首先是顏值經濟,這並非局限於化妝品及美容服務,而是涵蓋健身以及各類運動場所、設施及用品、養生飲食、保健品、醫療和醫美等產品和服務。
疫情期間,居家隔離措施令民眾留在家中,因而令他們對個人儀容、身材體態、健康飲食等更為關注,帶動相關的消費。
第二個趨勢是寵物經濟,內地以前的一孩政策,令絕大部分40多歲或以下的內地人,兒時缺乏玩伴,隨著經濟發展,人們經濟條件改善,不少年輕人開始飼養寵物。
上世紀90年代中後期出生的消費者,對寵物的關愛及責任感更為強烈,而且更願意消費。
這令寵物食品、寵物家具、寵物玩具、寵物美容、寵物醫療等產品和服務需求上升,這個消費趨勢,更因龐大的Z世代及Alpha世代的崛起而方興未艾。
市集街區興起
第三個趨勢是假日經濟,這是指近年網絡銷售平台吸取「雙11」的成功經驗,紛紛利用傳統節假日的氣氛,度身訂造不同的特殊消費時段的銷售推廣活動。
「雙11」已成為網購的大節日,還有情人節、女王節、中國情人節、520、「雙12」、618等活動。
第四個趨勢是夜間經濟,起初是為了解決就業問題,允許個體戶和小微企業在市區的特定場所搭建攤位,在夜間擺賣小商品、食品、簡餐、日用品和娛樂遊戲等。
隨著人氣愈來愈旺盛,帶動休閒活動場所如洒店、美容、健身、甚至各種類型的興趣班進駐,令夜間經濟更加多元化。
第五個趨勢是市集經濟,這是指某些專門類別產品或服務的零售商或供應商,聚集於某地,集中推銷同一類別的產品,進而形成具有產品主題的市集。
具體例子如復古市集、美食市集、藝術市集、潮流市集、非遺市集等,這些選擇往往獲得地方政府的支持,近年迅速發展,當中的商機不容忽視。
第六個趨勢是街區經濟,內地各地在城鎮化及城市規劃發展的過程中,對當地一些具有本土色彩、與風俗或歷史有關、或者兼備某類特色的街道進行拆建和重新發展,賦與特別的主題,並圍繞該主題展開招商、引進個體戶、零售商甚至現代商場。
過去兩、三年,深圳、東莞、廣州等地紛紛變成了別具一格的消費街區,值得港商考慮作為有效的銷售渠道。
第七個趨勢是首店經濟,這是只某些品牌進駐內地,或者內地某些地方的首間店舖。
策展帶動零售
內地首店經濟發展策略始於2018年,品牌看中某些地區或城市特有的資源優勢,例如龐大的區域市場和購買力、商業資源、交通網絡、政府政策等,配合自身的資源和品牌影響力,在該地區開設首間店舖。
這些品牌一般具有相當知名度,並且代表一種消費文化或生活風格,首間店舖往往帶動其他相關的品牌進駐,有效刺激該區的經濟發展。
2024年1月至8月,廣州成功引進999間首店,天河路——珠江新城商圈的首店多達306間。
近期泡泡瑪特的股價不斷創新高,因為經常推出令大量消費者趨之若鶩的潮流玩意,這就是所謂的潮玩經濟。
潮玩經濟的主要目標客群是1995年後出生的Z世代,是一種將商品娛樂化的消費模式,講究潮流文化、玩味及沉浸式消費體驗,並且以IP(知識產權)創意為主要手段。
根據《2023潮玩產業發展報告》,中國潮流玩具零售市場規模,由2015年的63億元人民幣,增至2021年的345億元人民幣。
最後一個趨勢是策展零售,是近四、五年來內地興起的一種嶄新零售模式。
Y世代及Z世代年輕消費者的教育程度普遍較高,他們的消費體驗,不再以產品為焦點,而是更加熱衷於尋求全面服務、具吸引力的消費場景及氛圍,以及個性化、知識化等元素組成的全方位消費體驗。
內地策展零售先驅之一是主力銷售眼鏡等眼睛用品的Gentle Monster,該品牌零售店於2024年9月在深圳萬象天地購物中心舉辦的「巨人展」曾引起巨大的轟動,吸引眾多訪客排隊輪候數小時進場參觀。
港商應該深入了解這些大灣區最新的消費趨勢,及早部署開拓內銷市場的策略,增加成功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