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利推廣著重開心 打造健康鐵三角
將於10月底至11月初舉行,
重頭戲是四個知名IP在海上巡遊,預料將引起全城哄動。
這次活動的主要贊助商是宏利,雙方今年有兩次大型合作,
之前完成「CHIIKAWA DAYS」大型特展,令人喜出望外。
宏利一直關注人們的身體、心理及財富三方面的健康,
贊助這些令人開心的項目,有助提升心理健康,
從而更加全面地照顧顧客。
「維港海上大巡遊」正在分階段推出驚喜,包括維港市集門票、不同IP的限量版精品,每次推出旋即售罄。
宏利香港及澳門首席市場總監林沛說:「今年暑假,我們贊助ARR主辦的『CHIIKAWA DAYS』大型特展,AllRightsReserved創辦人林樹鑫(SK Lam)告訴我們即將有更加震撼的活動,我們當然非常希望參與,結果促成再一次合作。」
創造開心時刻
「CHIIKAWA DAYS」大型特展掀起全城熱話,吸引跨代「粉絲」追捧,在社交媒體上「洗版」。
宏利在官方社交媒體上分享「CHIIKAWA DAYS」大型特展內容,吸引大量「粉絲」關注,在活動期間,互動量大升三倍。
「『CHIIKAWA DAYS』大型特展的參加者年齡層廣泛,有媽媽帶著小朋友參加,媽媽比小朋友更加興奮,這個活動對建立人與人、以及跨代之間的關係,非常有效。」
「CHIIKAWA DAYS」大型特展舉行期間,ARR經常帶來驚喜,除展覽會場,同時開設拉麵店,還在港鐵站有多個打卡位置。
宏利亦作出相應配合,辦公室放上CHIIKAWA的公仔,員工爭相打卡,上班的心情亦變得輕鬆及開心。
「政府多個部門都有協助『CHIIKAWA DAYS』大型特展,包括旅遊發展局,參加者當中約三至四成來自海外,有效提升品牌的接觸面。」
ARR策劃展覽經驗豐富,能夠在活動事前、事中及事後帶來話題,形成一個延續的效果,有效令宏利的品牌加強滲透力。
「CHIIKAWA DAYS」大型特展是收費展覽,設有人數限制;「維港海上大巡遊」基本上是免費,市集門票價格相宜,當中包含很多攤位、遊戲及美食,是一個可以連繫更多大眾的活動。
「提起心理健康,未必是非常沉重,也可以輕輕鬆鬆,當大家有更多快樂的回憶,遇到困難的時候,就會想起與大家的溝通和互動,所以我們希望有份參與更多創造開心的時刻。」
心理健康近年備受關注,宏利連續第七年進行《宏利亞洲康健調查》,其中一個重點是人們對長壽的看法,77%的受訪者認為,健康的真正意義在於「能自主生活,做自己重視的事」。
調查發現,83%受訪者認為家庭支援對心理健康至關重要;77%則認為心理健康與長壽息息相關。

協助應對醫療通脹
過去一年,宏利與兩間關於心理健康的機構合作,推出各種活動及項目。
宏利去年起與香港心聆合作,舉辦24個社區外展活動,共接觸超過 2,400人,其中「Your Mental Health Matters」公眾推廣活動,成功接觸超過700名參與者,並持續資助80位iACT心理健康主任的專業培訓。
此外,宏利支持「我就是我More Than a Label」消除污名計劃,協助培訓超過30位心聆大使,推動社會對心理健康的認識與接納。
JUST FEEL感講是另一個與宏利合作的機構,他們的服務重點在於小學,專注於校園心理健康教育。
雙方合作的項目旨在培養同理心校園文化,提升學校及大眾對學生心理健康的關注,目標接觸合共逾100間小學及15萬名學生、老師及家長。
「每次安排活動,招募參加者,通常都是很短時間之內爆滿,可見市場對心理健康方面的需求很大。」
《宏利亞洲康健調查》另一個重點是健康問題比預期更早出現,受訪者表示,平均早在39歲時便已出現健康警號。
「人們仍然在職的時候,已出現健康問題,這需要很多開支,包括藥物、手術,還有活動能力支持,所以要在身體健康、財務穩健及心理健康三方面培養韌力,三者缺一不可。」
一直以來,較多內地人來港就醫,因為本港醫療質素有保證;但是近年愈來愈多港人北上求醫,因為內地醫療價格水平較低,有效減輕醫療負擔。
市場預期今年的醫療通脹近10%,遠高於一般的通脹,《宏利亞洲康健調查》發現,20%受訪者表示考慮跨境就醫,以應對醫療成本上升。
有見及此,宏利近年積極拓展內地的醫療網絡,現已涵蓋內地所有級別公立及私立醫院達38,000間。
「不少港人在內地工作,近年大灣區養老成為熱門話題,所以宏利積極與內地具有質素的醫療網絡合作,並且安排出院免找數、代繳住院費服務等。」
此外,宏利推出癌症藥物支援服務,為顧客提供從內地獲取經濟實惠癌症藥物的選擇。
目前,宏利在香港及澳門的顧客總數超過260萬人,需要持續提升客戶服務水平。
AI投資回報強勁
宏利剛於7月推出全新手機App,顧客可在此處理不同事情,包括更改個人資料、查閱保單、申請索償等;最近亦推出加入生成式AI(GenAI)的「宏利智幫手」。
「聊天機械人並不是新鮮事,『宏利智幫手』能處理英文、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的自然口語查詢,精準掌握顧客查詢內容。」
「宏利智幫手」協助解答有關繳費、稅務、索償和保單查詢,日後還會拓展其他服務範圍。
GenAI在宏利內部的應用亦愈來愈廣,這些工具有助提升代理的工作效率。
代理與現有顧客會面之前,需要做很多前期準備工作,現時GenAI可以協助準備這些資料,方便代理了解不同顧客的保障缺口,然後推介合適的產品。
「保險是一個圍繞人類需要的行業,科技絕對不能代替代理,GenAI主要整合資料,讓他們有更多時間與顧客互動,並且更精準地提供建議。」
表現出色的代理,顧客數目隨時達數百至上千,如果需要逐一翻查這些顧客的需要,確實需要花費大量時間。
宏利的GenAI工具,可以協助代理進行各種篩選以及排列,例如即將到達保單周年的顧客、較長時間沒有做過評估的顧客等,方便代理安排工作的優先次序。
「使用AI其實是一個學習過程,我們不斷收集前線工作人員的反饋,然後再去調整,並且分階段推出其他項目。」
宏利早於近十年前引入AI,早已融入旗下不同團隊、不同市場以及不同業務部門的營運流程當中。
宏利今年3月宣布,全球員工中有超過75%正在藉著學習、沉浸式體驗,以及各類工具(包括2024年推出的專屬生成式AI助理ChatMFC),運用生成式AI工具。
宏利預計,至2027年,其數碼能力(包括基於AI技術的各種強化功能)將在五年內帶來三倍的投資回報。

顧客由被動變主動
林沛大學畢業之後,一直從事保險業,先後在新加坡、德國、澳洲、台灣、上海、香港等市場工作,在業界擁有豐富的經驗。
「傳統有云:『insurance is sold, not bought』,意思是需要推廣給別人,而不是顧客主動來買。」
不過,保險市場出現重大的變化,近年顧客對於保障、理財需要等認知程度大幅提升。
「2013至2019年,我在內地工作,六年之間接觸的顧客,需求變化很大,尤其是中產,他們對保障的要求、想法愈來愈多。」
科技進步令資訊解鎖, 網上出現很多保險產品比較,方便顧客自行搜尋相關資料,令他們由被動變主動。
10年前,保險業進行推廣的時候,宣傳物料的主角往往是一家四口, 30至45歲的父母,育有兩名子女,主要針對擁有小孩的中產家庭。
「每間保險公司都會用一家四口,遮著保險公司的標誌和名字,基本上分不出是哪家公司的推廣,但是市場早已變化,真的不可以再這樣做。」

多元化軟硬件接觸客群
香港的保險業非常成熟,而且客源多樣化,除本地人外,還有內地人、外國人,甚至「新香港人」,他們的需要各有不同,所以需要將市場細分。
「就算同一個產品,但是有很多功能,對於每個顧客來說,使用方法及關注角度都很不同。」
宏利透過社交平台,包括Facebook、IG、微信和小紅書等,接觸不同的顧客群;相同的宣傳物料,亦不能夠直接將繁體字轉成簡體字。
「業界將內地顧客稱為MCV(Mainland China Visitors),其實這個市場人口多達數億,一線與二線城市、華東、華北、大灣區,每個地區的需求都不相同,我們要有認知,做出來的東西才能夠真正符合需求。」
宏利從產品研發、進行市場推廣,甚至招募代理,全部要多元化,這樣才能有效接觸目標顧客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