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2place 十大匠人 資料圖片

D2 Place十大匠人 香港創意文化搖籃

市場動態

廣告

在內地黃金週假期期間,大量內地旅客訪港,但是他們的消費模式經已改變,不再著重購買奢侈品,而是找尋具有香港特色的產品。D2 Place自2013年成立以來,一直著力培育及推廣本地品牌,上週六(4月26日)舉行「第六屆香港掂檔十大匠人獎頒獎典禮」,嘉許出色的本地手作品牌。這個獎項,配合D2 Place初創企業模式六部曲,進一步提高本地原創品牌的曝光率,培育他們成長。

科技不斷發展,現時人們的生活與互聯網密不可分,但是也有不少年輕人選擇返璞歸真,沉醉於實在的手藝,並且喜歡創作,與大眾分享。
近年手作市集大行其道,每逢週末,全港約有逾30個大大小小的市集,吸引不少創作人參與其中。

d2place 十大匠人 (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初創企業模式六部曲

羅氏集團副主席及行政總裁羅正杰可以說是手作市集的先鋒,他於2012年牽頭發展多個活化工廈項目,當中包括荔枝角D2 Place一期及二期。
羅正杰說:「以前我去歐洲旅行,看見當地舉行各種主題的市集,包括農產品、手作等,但是香港沒有,所以便將這個概念引來香港。」
D2 Place於2013年正式推出,並且開始推出週末市集,但是最初兩年並不成功。
「我們分析各種原因,後來發現主要原因是免費,這會令參與者缺乏動力。所以我們花了很多時間研究合適的收費,避免太便宜令人濫用;太昂貴又會令創作人卻步,最終定價為800元,這個價格可以讓人感到少少肉痛,但是仍然在合理水平。」

D2 Place毫不間斷地推出週末市集,平均每週攤位數目超過100個,而且每週都會更換全新的品牌,確保讓更多創作人能夠參與其中,每週吸引超過30,000名顧客進場參觀。
除了提供地方外, D2 Place漸漸發展出初創企業模式六部曲,協助孕育及支持初創企業。
如果在週末市集的表現滿意,創作人可以租用為期一至三個月的快閃店,這是優惠的短期租約,每月租金1,500元,創作人毋須投資與裝修及買傢具。
創作人可以進而考慮開設銷售櫃枱,租約期一年或以上,他們需要投資在裝修及傢具,但由D2 Place提供營運及宣傳推廣支援。

如果表現理想,創作人可以考慮入店,即是簽署長期店舖租約,開設自家店舖。
D2 Place與香港貿易發展局的設計廊合作,推出生活百貨平台THE BARN,創作人亦可以考慮在這個平台寄賣,除D2 Place二期的分店外,還可以在設計廊營運的灣仔會展、香港機場、上海及廣州等地的據點曝光。
D2 Place「初創商業模式」在團結香港基金舉辦的首屆「商社共生大獎」獲得傑出大獎,反映集團在創造共享價值(CSV)方便的突出貢獻。
近年流行環境、社會及管治(ESG ),其中S這項,商界普遍仍然停留在CSR的階段,即是捐款,或者進行慈善項目;而D2 Place走得更前,與社會創造共享價值(CSV),透過商業模式,解決社會問題,「初創商業模式」針對解決青年就業問題。

d2place 十大匠人 (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最重要成行成市

「獲得這個獎項之後,我們與不同界別的人士溝通,從而引發靈感,為初創企業提供延伸的發展路向。」羅正杰說。
其中一個是「遍及市內」, D2 Place作為橋樑的角色,介紹品牌給不同的商場及組織,為他們提供更多曝光機會,包括領展旗下商場、南豐紗廠、K11等。
隨企業不斷發展,當然希望能夠衝出香港,走向國際, D2 Place可以鋪橋搭路,協助品牌「面向世界」。
香港企業走向國際的第一步,通常會考慮大灣區市場,D2 Place剛於4月中旬,參加在廣州舉行的「大灣區:時尚融合2025」,協助推廣香港品牌。

此外,內地城市都有不少商場,他們主動接觸D2 Place,希望就週末市集進行交流, D2 Place亦可以轉介相關的人脈,讓創作人自行查詢。
D2 Place先後培育的初創企業逾1,000間,現時長駐場內的品牌亦超過100個,當中出現不少成功例子。
羅氏集團旗下的「香港掂檔」品牌,創立於2017年,致力發掘及培育本地創意人才,並於翌年開始舉辦首屆「十大匠人選舉」,致力發掘出色的香港原創設計,透過表揚傑出的本地品牌和設計師,促進香港品牌多元化發展。
過去五屆「十大匠人選舉」累計吸引了超過2,000位創作人參加,今年亦收到超過200個單位申請,評審委員會就十個組別選出十大匠人。

「我們的商業模式公開,其他企業也可以籌辦,有競爭才有進步,最重要做到成行成市,影響力才夠大,而我們擁有先行者優勢,創作人自然懂得選擇。」
羅氏集團旗下包括時裝品牌Bossini,這是集團由零開始建立的品牌,但是建立品牌的過程漫長而痛苦。
「Bossini曾經進駐知名商場,最初在地面開店,後來遷移至一樓,其後再搬往不起眼的地方,反映出業主普遍不重視本地品牌,這樣的經歷令我們希望能夠支援本地的設計師,協助他們追夢。」
香港旅遊業非常倚賴內地旅客,自從2003年開放自由行以來,令本地的零售業變得扭曲。香港這個彈丸之地,多個國際品牌竟然開設多間分店,而其他國際城市,可能只有一至兩間,這亦令本港品牌式微。

「持續三年的疫情;加上近期的關稅戰,經濟不景,大品牌陸續撤走,令更多商場將目光轉移至本地品牌,讓更多創作人有機會在較佳的位置開設店舖。」
此外,近年很多商場推出手作市集,政府房協旗下的商場亦然,這樣形成一個生態圈,支持香港品牌發展。

d2place 十大匠人 (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創意生態圈成形

為了提升香港的優勢,政府近年積極確立香港「八大中心」的定位,其中「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涵蓋時裝設計這個範疇,而時裝一向是香港的重要工業之一,羅氏集團亦賴以起家,對這方面的推動更為積極。
羅氏集團於2022年成立羅氏針織,與不同品牌及界別合作,包括MINI、故宮博物館等,設計出具有香港特色的產品。
羅氏集團現時共有四大業務範疇,其一是服裝製造;另有零售及品牌發展,包括D2 Place、Bossini等;地產發展及投資;企業社會責任及可持續發展。
就服裝製造而言,羅氏集團於內地、越南等地設有廠房,近期中美貿易戰鬧得火熱,可幸內地廠房經已轉為內銷,影響不大;不過其他地方的廠房,可能會受到一定影響。

零售方面,D2 Place第一及第二期合共提供50萬平方呎樓面,其中零售部分佔了30萬平方呎。
羅正杰說:「我們原先計劃收購鄰近項目,然後重建,並且加建天橋連接第一期及第二期,以推出更多零售樓面,但是因為疫情而擱置,暫時未知何時重啟。」
至於地產發展及投資方面,羅氏集團與中移動簽署合作備忘錄,雙方共同打造一個平台,投資於時裝設計及科技相關的項目。
集團於觀塘擁有一個新的發展項目KTR350,這是新一代綜合辦公大樓,融合智能物業管理、智能停車場系統、5G網絡室內全覆蓋,同時設有35,000平方呎零售樓面及超過10,000平方呎的休憩綠化空間。

至於企業社會責任及可持續發展,與社福機構及政府單位合作,推動創意產業,尤其是時裝業。
羅正杰是香港紡織業聯會會長,經常代表業界,向政府提供各種意見。
香港愈來愈多創意文化地標,包括PMQ、大館等,近期新增由香港設計中心負責營運的DX設計館,以及食環署旗下的深水埗新布藝市場。
政府近年成立文創產業發展處,大力推動創意產業,羅氏集團亦有積極參與其中的合作項目。
「近年政府、商界、社福機構及學界,積極參與推動創意產業,形成一個生態圈,更好地推動香港的品牌。」羅正杰說。

d2place 十大匠人 (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香港品牌並不等於香港情懷

「內地旅客來港找尋特色產品,這並不單指香港本土文化的設計,因為香港的發展速度與內地不盡相同,相關的文化產物,例如『西瓜波』、痰罐等,雖然是同一年代,但是設計並不相同。」
羅正杰指出,不要將香港品牌與香港情懷混淆,集中於香港情懷的設計,未必能夠吸引內地旅客,以及國際旅客的目光。
香港設計師必須發揮創意,設計出讓不同人感到共鳴的產品,這才能孕育成功的香港品牌。
至於匠人,香港的水平並不比日本差,日本人出名細心,各種工藝都有匠人制度,他們可以長時間從事相同的工藝,但是變化較少。
香港的匠人,由於沒有這個文化包袱,加入創意,能夠設計出更吸引人的產品。

撰文:經一編輯部圖片來源: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