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vi 科技 資料圖片

livi科技更改邏輯 用戶體驗最前線

市場動態

廣告

今年初OpenAI推出ChatGPT,於全球成為熱門話題,其實人工智能(AI)技術早已滲透在各個層面,包括金融科技。
虛擬銀行livi一直研究及應用各種科技,包括憑著「每事問」的精神,改變傳統銀行的邏輯,以科技提升用戶體驗。
科技革命令不可能變成可能,livi因而能夠推出各種產品,為個人及中小企提供更大靈活度,急速吸納顧客。

livi當然沒有忽略人工智能,除了人們開戶時的KYC(Know Your Customer),用以進行人面識別及身分認證以外,還有很多地方應用這種科技。
livi科技總監林冠宇說:「我們暫時未有引入ChatGPT,因為這是一項嶄新的技術,不能只看可用性,同時需要兼顧安全,保護數據以免洩漏。」

livi 科技
(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新增更多彈性

livi與微軟合作,在幾個層面進行研究,包括利用ChatGPT回答顧客的一般查詢、內部提升生產效率、減輕程式員的工作量,後者是以Co-pilot的形式協助員工進行編程工作。

人工智能的核心功能是協助分類,然後找出數據的相關性,從而得到答案,ChatGPT是建基於這個核心,透過發出指令找到答案。
人們在不知不覺之中,經已在不同層面接觸到人工智能,包括申請信用卡,人們向銀行申請信用卡,一般需時數天至個多星期,但是透過livi App,只需一至兩分鐘便能獲得批核。

信用卡用戶可以即時申請livi PayLater,將消費金額分期付款,同時於購物後90天內,隨時更改還款期數,這是市面少有的服務,方便用戶管理日常生活的現金流。

livi PayLater是較早期推出的服務,livi不斷因應用戶需求進行優化,於4月推出全新功能Instant Cash(分期套現),用戶於livi App上申請,隨時於貸款額循環提取現金,毋需再次批核。

「livi PayLater發展勢頭強勁,今年第二季的業務比第一季增長40%。旅遊和電子產品仍是最受歡迎的購物類別,其中電子產品的消費增長強勁,6月錄得月增長逾140%。」

livi於今年初推出靈活貸「結餘轉戶」,幫助用戶解決賬單管理繁瑣、容易錯過不同還款日、支付高額利息等痛點。
5月livi因應靈活貸新增「隨時加借免批核」產品特點,讓用戶可以隨時於可用貸款額度循環提取貸款,這項功能深受用戶歡迎,其中有三分之一的用戶已使用。

「靈活貸的增長持續強勁,今年第二季貸款額相比第一季增長50%;『隨時加借免批核』功能帶動貸款額上升一倍,反映服務切合用戶的需求。」
一般而言,人們向傳統銀行申請貸款,往往需要填寫多份表格,livi團隊抱著「每事問」的心態,了解不同表格的用處,掌握整個貸款申請及批核的流程。「當我們將實體表格數碼化,將整個邏輯更改,刪除當中非必要的程序,簡化整個流程。」人們開戶時需要進行KYC,若再申請靈活貸時需要再做一次人臉識別,確保是本人申請。

livi 科技
(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自動化流程

除個人顧客外,livi同時利用科技,為中小企解決關於銀行服務的各種痛點,於今年初推出livi Business,填補香港中小企金融服務需求缺口。
首先,當然是解決開戶困難的問題,傳統銀行需要全面了解中小企,所以要求中小企遞交商業登記、財務報表、銀行月結單等資料,然後再作審批。
「livi的風險評估系統需要參考中小企大量資料,但同時審批要夠快捷,所以必須從兩者之間取得平衡。」

livi透過不同渠道評估中小企的風險,包括公開資訊、新聞、商會資料、法律個案等,取得替代數據(alternative data),然後透過人工智能協助審批,這樣中小企便毋須遞交太多文件。livi同時將申請戶口的邏輯更改,透過「每事問」,了解到不同的銀行服務,具有不同的風險評級,所以開戶時毋須假設中小企需要所有相關的銀行服務,而是當需要時再做KYC。

livi推出全港首個全自動化開戶服務,毋須任何文件,在livi手機應用程式(App)填寫表格最快只需10多20分鐘,並且最快於翌日開戶。
林冠宇之前在傳統銀行工作,以前每星期大約可以處理五至八間公司的開戶申請,現時每日可以處理數十至數百間公司,情況超越預期。
「我們於3月推出相關服務,截至7月中,經已為超過1,900間公司開戶,他們主要從事電商、零售及貿易。」

對於中小企來說,現金流尤其重要,livi透過股東網絡內的生態圈夥伴,為其供應商提供各式融資方案,包括發票融資服務及無抵押分期貸款。
發票融資這種貸款模式一直存在,只是利潤極低,以人手處理的話,構成一定的成本負擔,所以並不流行。

livi透過科技將整個流程自動化,首先針對建築行業,這個行業的工作流程較為繁複,設有一判、二判及三判等,承辦商完成工作後,會向判頭公司發出發票,對方通常120日才找數,承辦商取得款項後,才有財力承接第二單工程。

livi 科技
(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3大發展方向

透過livi的服務,承辦商發出發票的一刻,銀行即時取得相關資訊,同時在手機App上顯示發票內容,並且建議融資金額,承辦商覺得條件合適的話,可以即時按鍵確認申請,並於貸款批核後快至一個工作天後放款,這樣便毋須等待款項到手,才能承接其他工程。

發票融資方案提供吸引的利率,最高融資金額為800萬元,融資百分比最高可達發票額的90%,融資期長達120日,亦有專屬客戶關係經理跟進。

「我們希望深耕建築工程行業,進一步了解這個行業的痛點,從而提供更佳服務,下一步針對工程、裝修及相關服務的公司。」

此外,livi推出分期貸款,無抵押、無文件,完全透過科技核對所有資料,截至7月中,貸款餘額約1.38億元。

livi與不同夥伴如KPay展開策略聯盟,利用替代數據,提供更便捷的融資方案及銀行服務。
KPay是聚合支付方案的供應商,為逾萬個商戶提供收款服務,商戶的「流水賬」數據能夠反映生意情況。

「『流水賬』隨時比銀行月結單的數據更加準確,因為資訊更多,例如顧客集中於哪些日子及時段,對於批核貸款更加有用。」

疫情過後,中小企發現市場上有不同的機遇,但是現金流動性不夠,有時只能眼巴巴地錯失機會,livi利用科技協助解決問題。今年livi業務加速增長,專注發展零售銀行、中小企商業銀行及大灣區業務三大領域,致力開拓收益產品。零售銀行服務方面,因應用戶的生活場景,即時提供合適的銀行服務,例如通關時推出旅遊保險;近期與富衛保險合作推出毛孩寵物保。

此外,livi推出livi銀聯二維碼,港人可以在內地及澳門逾2,900萬間商戶消費時支付,即時兌換人民幣及澳門元;亦可在日本、南韓和泰國等熱門旅遊目的地使用,成為香港首家支援二維碼跨境支付的虛擬銀行。除了港人北上消費外,亦有不少內地人南下來港購物消費,內地人身在香港境內,便可以開設livi戶口。

截至2022年底止,livi靈活貸和其他貸款產品的貸款餘額共超過13億元,總存款額維持30億元的穩健水平,貸存比率在2022年大幅上升14倍。

livi 科技
(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銀行送NFT

livi過去兩年積極推出創新和革命性的產品及服務,借助創新科技和強大的數據能力,為用戶提供簡單快捷的體驗,並創下不少市場第一,包括全港首間銀行,於其手機App推出非同質化代幣(NFT )。2022年6月, livi利用Web 3.0技術打造Mochi NFT收藏系列,吸引了約18,000名用戶參加NFT抽獎活動,送出1,888 個NFT。

此外,livi於去年11月與KFC合作推出「KFC差不多炸雞NFT」活動,用戶在活動期間於KFC消費指定金額後,即可透過livi手機App領取NFT及換取免費炸雞。

撰文:經一編輯部圖片來源: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