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神媽媽」27年前買台積電 1000股變11,000股大賺290倍 持股量倍增因為這個原因!

失婚男坐監5年竟變千萬富翁!醉酒入獄前All-in台積電身家暴漲、貼圖自證大賺9,400萬惹真假疑雲

投資熱話

廣告

近日本港網上熱傳一個極具戲劇性的投資故事:一名台灣男子因離婚失意,在醉酒之下將所有積蓄「All in」買入台積電,結果因傷人罪入獄五年。誰料坐牢期間,台積電股價飆升近五倍,他在2025年刑滿出獄後打開帳戶,竟赫然發現當年的2,350萬新台幣(下同)本金,已變成逾9,400萬元。從失婚落魄到「意外成為千萬富翁」,故事本身荒誕又離奇,迅即引發網民熱議。

台積電「最衰投資」致富

據Threads流傳版本,事件起於2020年。男子以每股235.5元買入10萬股台積電,總投資折合約2,350萬元。

本想藉投資分散情緒,未料當晚回家撞見前妻與他人幽會,情緒失控下動手傷人,最終被判囚五年。期間他無法觸碰股票,卻因市場大環境受惠,台積電股價屢創新高。至2025年刑滿出獄,他才發現投資已暴漲,賬戶獲利超過9,400萬元。

消息傳出後,不少網民直呼這是現實版的金融悲喜劇。有人慨嘆:「最衰既投資都可能係最幸運的選擇。」亦有人反思:「失去自由同家庭,賺再多錢又值唔值得?」事件像極一齣命運捉弄人的黑色喜劇,讓人哭笑不得。

台積電 (圖片來源:Threads)
(圖片來源:Threads)

真實抑或虛構?網民踢爆疑點重重

不過,隨着討論愈演愈烈,亦有不少網民質疑故事真偽。有人直斥:「呢個假到爆炸,居然咁多人信!」亦有人指出關鍵漏洞:「股票夜晚可以交易?編得太爛啦。」更有人質疑:「有成二千萬港紙可以All in嘅人,離婚失意就崩潰?佢本身已經係千萬富豪啦!」

部分網民甚至認為,事件或許只是某些人為吸引眼球而杜撰的「投資爽文」。在現實情況下,能一次性拿出2,000多萬港元作單一投資的群體,本就屬於資產雄厚人士,「坐監五年」的反差,更令整個故事添上荒謬色彩。

雖然真假難辨,但不少網民仍從故事中找到共鳴。有人感慨:「賺得最多嗰班,往往係買完之後完全唔理,擺到十年八年先睇返。」有人笑言:「只有All or nothing先會係最後贏家。」更有人分享投資心得:「一向都話,買定離手,然後打暈自己,十年後再睇返結果。」

亦有人將矛頭指向投資風險:「要係咁啱買中台積電梗係好啦,但如果當時All in思捷環球、恒大,坐完五年出嚟,可能連股票都退市,仲要俾人收倉費。」這番冷嘲熱諷,正好點出「暴富故事」背後的巨大偶然性。

有網民總結台積電過去十年重要時間軸,計算股價與上述事件的可信性:

  • 2015 年:股價低基期,美股收盤約 17.82 美元(折算新台幣百元出頭)。主力來自智慧型手機,但股價仍算平穩
  • 2018 年:7 奈米量產,蘋果與輝達成為大客戶,帶動營收快速成長。股價開始加速上漲,逐漸脫離百元區間
  • 2020 年:疫情推動數位化與雲端需求,加上 5 奈米量產,AI 與高效運算需求飆升。股價漲勢明顯加快
  • 2024 年:7 月股價正式突破 1,000 元新台幣,最高達 1,040 元,市值衝破 1 兆美元,成為「千金股」。年底一度跌破千元,反映高估值壓力
  • 2025 年:股價維持在高檔震盪。市場看好 3 奈米與 2 奈米技術,但半導體週期、地緣政治與海外建廠成本成為主要隱憂

「時間」與「本金」的殘酷現實

不少評論亦回到投資的核心:本金大小與時間長短。有人直言:「有本事一次過All in兩千萬,本身已經唔係窮人,本多終勝。」亦有人拋出假設:「25至30歲,坐五年監換,你肯唔肯?」網民議論紛紛,既有羨慕亦有戲謔。

從金融角度看,長線投資往往勝於短炒,但能否忍受漫長的波動期,始終是最大考驗。正如有人反思:「升幾十倍嗰啲股票,有幾多人真係坐得晒個升浪?」故事中男主角因身陷囹圄,被迫「長期持有」,結果反成最大贏家,亦印證了「無為」有時就是最強策略。

延伸閱讀:90後期指玩家108萬本金「做燃料」牛市做淡倉、每日報告戰況叫人放心All in!網民直言操作:死路一條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圖片來源:Threads、台積電官網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