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期指玩家108萬本金「做燃料」牛市做淡倉、每日報告戰況叫人放心All in!網民直言操作:死路一條
90後期指玩家:牛市做淡倉輸身家
一名自稱「澳門90後期指玩家」的投資者發文,表示自己在牛市中選擇做淡倉,結果由最初持有的108萬元資金,大幅虧損至僅60多萬元。
他表示,早已計劃以全年盈利60萬元作孤注一擲的賭注,一是於恒指27600點附近「歸零」,或是於24290點「復活」。雖然他自我安慰稱「輸掉的只是盈利,並未動用本金」,但實際上其心境已徘徊於天堂與地獄之間。
該名期指玩家貼文表示,曾因觀察到技術形態,誤以為出現「四頂背馳」,因而加大注碼;然而,在指數跌破關鍵位置後,他依然「不信邪」,結果進一步擴大損失。
翌日他改變策略,選擇於早盤一次性清倉,並計劃待指數回升至更高水平再行沽空,甚至誇口呼籲他人「按樓買股」,聲稱此舉定能致富。
網民回應
上述裙文引起不少網民討論,大多數認為期指玩家的操作過於激進。有人指出,恒指單日波幅如此巨大,並非一般人能夠承受;亦有人反問,若他仍擁有最初的108萬元資金,是否仍會採取同樣的沽空策略。
這些質疑皆反映出其操作心態更接近賭博,而非投資,因為只要出現一兩次判斷錯誤,便足以將全年所得化為烏有。
亦有網民以自身經驗作警示,表示自己亦曾因道指被強烈挾倉而被迫止蝕。他們提醒該投資者,輸贏並非由「上天」決定,而是源於個人選擇;若已承受不起,理應立即收手,而非繼續加注。
同時,部分網民提出具體建議。有意見認為指數期貨並非合適之路,倒不如轉戰正股配合期權(long call)操作,風險及彈性更為可控;亦有人指出,美股市場具有自我修復能力,與其在恒指開淡,毋寧選擇其他標的。另有技術派提醒,短期內技術分析對恒指並不適用,應待市場情緒亢奮過後再作部署。
最後,不少網民直言期指操作「死路一條」,因為恒指的上落往往受莊家操控,輸多贏少;有人更強調,從未見過有人能靠炒期指累積數百萬元利潤,因此認為該投資者早該及時止蝕,避免愈陷愈深。

甚麼是期指?
作為投資新手,經常聽到有人炒期指「轉個手就賺幾十萬甚至過千萬」,但亦有人炒到輸身家。原因係期指本質上屬於高風險高槓桿工具。參與之前,一定要清楚規則:
期指全名「指數期貨」,香港最常見 恒生指數期貨(大期) 同 小型恒生指數期貨(細期)。
- 大期:每升跌 1 點 = HK$50
- 細期:每升跌 1 點 = HK$10
舉例:如果你買 1 張大期,恒指升 100 點,你便賺 HK$5,000;跌 100 點,你就輸 HK$5,000。
零和遊戲
- 期指:零和遊戲,有人賺就必定有人輸。你做多(睇升),就有人要做空(睇跌),到結算日睇最終指數邊個贏,即時見真章
- 期指價格由市場決定,如果多人睇好,期指會高過恒指(高水);反之如果睇淡,會低過恒指(低水)
- 入場要交「基本按金」,例如買一張大期大概要幾萬蚊。若戶口錢輸到低過「維持按金」,券商就會追你補倉。補唔到,佢就會幫你強制平倉(俗語「斬倉」)
交易規則
- 交易時間:日市 + 夜市,幾乎全日可以操作。
- 月份:可以買即月、下月同下兩個季月合約。
- 結算日:每月最後第二個交易日。
延伸閱讀:Esprit高姿態回歸銅鑼灣?「零售股王」風靡一時輸畀Zara、H&M 五年前撤出亞洲淪集體回憶:有無條件抗衡北上大潮?
延伸閱讀:富二代鍾培生炮轟Five Guys「西餐價錢、快餐質素」如交智商稅!網民驚訝未執笠原因:背後一直有「高手」協助營運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