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港

中港面對的結構性難題 |洪龍荃專欄

投資

廣告

早前出席一個飯局,一位對地產非常熟悉的前輩提到,當年1997年金融風暴,章小蕙(B哥的前妻)如果沒有「炒爆」,她當年買入的物業極度優質,估計持有至今應該變得非常富貴。

筆者一直相信,萬物皆有週期,盛極必衰;相反亦然。 只是,過往30年來,中港的經濟縱使中間出現波動,大方向還是向上,因此只要企業或個人在每個週期回落時不被KO(擊倒),總有翻身的機會。 而其中一些特別精明的企業或個人,更可以靈活把握週期,潮退前提前做好準備,然後再在遍地屍骸時果斷入市,利用好每一個週期,去令自己的身家翻上幾番。

土地經濟時代一去不返 但是,今時今日中港面對的難題很多,全部也看似不容易解決,筆者擔心經濟上面對不是週期性問題,而是結構性問題。 對於週期性問題,只要熬得過去,經濟自然會改善好轉;但一旦是結構性問題,那就不是時間能夠解決。 除非能夠對症下藥;否則,只會拖得一時,而未能拖一世,長期經濟只會向下。

先說香港,支柱產業沒有創新已不是舊聞,地產受累於加息、人才外流等因素困擾,而金融更因為中美的角力、各個行業的監管政策影響下而看到明顯的資金流出,連帶香港股市的成交和上市集資額大幅少於過往(今年印尼的集資額比香港還要高)。

中港股市已表現低迷了數年,在短期內難以看到起色,政府更於早前缺乏遠見地調升印花稅,進一步削弱自身競爭力。 土地經濟時代一去不返,政府收入中20%靠賣地收入的年代亦結束;加上股市低迷、薪俸稅因為移民潮大減,政府庫房收入不容樂觀。

香港的一般家庭的負債情況正在惡化中,家庭負債佔本地生產總值比例,已經由2005年的54.3%,上升至95.5%,已經進入值得關注的危險區域。

中港 消委會比較26款旅遊保險 7天日本旅行家庭保費相差近6倍 附選購及索償貼士
(圖片來源:政府新聞處)

至於最後僅存的旅遊業,也看到多種不利因素,內地旅客的消費模式,在疫情後有了不少改變,現在消費模式更「貼地」,更著重本地深度遊,對經濟的拉動不如以往。 而同時,香港本地人在開關後不是外遊就是到內地消費,令到香港本地經濟呈空洞化。 香港政府莫財,或許港人在往後,都要面對加稅加費的艱難歲月。

而內地現時面對的難題比解決方案為多,至今還未看到政府能夠拿出一個確實的針對性方案,內地經濟在後疫情時代每況愈下。 內地現時的經濟形勢,與香港2003年時相當類似,樓價不斷下跌、失業率上升,經濟步入通縮,各個經濟問題環環相扣,一日地產未回穩,整個經濟也難以復甦。 實體經濟一片死寂,股市同樣也不好過,投資者信心非常低迷。

過去數年,國內外對中國經濟的信心,均受到了不少的衝擊,以內房為例,半年前碧桂園(02007)還被中央挑選為示範民企,轉眼間已傳出近乎爆煲,無論股東、債權人及銀行等再一次被「出賣」,試問資本市場,又如何會相信這個「中國故事」呢?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圖片來源:經一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