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市場難捉摸 富蘭克林唐崢輝 資料圖片

今年市場難捉摸 富蘭克林唐崢輝維持中性策略

投資

廣告

2025年是資產配置極具挑戰的一年,富蘭克林入息投資高級機構投資組合經理唐崢輝(Stephen)接受訪問時提到,旗下管理的多元資產基金過往均有清晰方向,但今年卻採用「很進取地Netural(中性策略)」,股債配置維持50:50,即使每週團隊都檢視是否需要調整,最終仍維持不變,顯示市場高度不確定與波動。

美股今年初表現平平,跑輸其他主要股市,Stephen指出,因為美股過去多年一直領先,所以現在其他股市跑贏也不出奇。
他透露,其管理的「富蘭克林環球入息基金」已由去年80%投資在美國市場,減至現在的60%,以增加對其他市場的投資比重。

今年市場難捉摸 富蘭克林唐崢輝 (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歐洲市場偏好剛需股

不過他亦強調,美國科技七雄(Magnificent 7)仍具獨特優勢,這些國際級巨企的收入來自全球,難以在其他地區尋找替代品。
而事實上,美股在「解放日」出現短暫回調後回升,截至週四(7月3日),標準普爾500與納斯達克綜合指數均創下歷史收市新高,分別報6,279點及20,601點。可見美股的韌性依然強勁。
至於歐洲市場,除了軍工股受惠於地緣政治緊張推高需求外,Stephen亦偏好電訊、醫療健康、煙草等剛需行業。
他表示,這些公司股息率普遍逾4厘,對長線投資者具有吸引力。
但由於年初至今股價已有明顯升幅,他認為短期內未必是加碼時機,會等待更具吸引力的價格再行部署。

對中國市場仍持保留態度

對於中國市場,他的態度相對保守,認為儘管估值較低,但政策風險難以評估,難以計算當中要減值多少,「股價當然比起美國的便宜,但是否便宜得夠多?」
他以中國電動車為例,即使價格具競爭力,但在各國貿易壁壘之下,很難準確判斷最終哪一間企業能真正獲利更多。
「畢竟你不知道一個英國人買那架車,最終要付幾多錢。」Stephen說。
在充滿政策不確定性的情況下,他坦言,若估值水平不足以反映所承擔的風險,或相關疑慮未能釐清,他傾向先觀望,將資金轉向其他市場尋找機會。

留意中期選舉

債市方面,回顧過去幾年債券市場表現,他提到,以往投資級別債券僅有3厘至4厘回報,高收益債亦不過5厘,如今部分高收益債提供近9厘收益,對投資者更具吸引力。

他認為,現時債券不僅具穩定收益,亦有潛在資本回報,是較穩健的資產部署選擇。
即使美股出現特朗普帶來的「驚喜」或短期回調,他亦相信債券能提供一定程度的防守力。
「特朗普永遠不缺乏的就是驚喜,4月的跌市完全是人為,所以他完全是可以製造多幾次這樣的波動。」Stephen說。
Stephen亦提醒,美國中期選舉於來年11月舉行,一旦特朗普所屬政黨失去國會主導地位,就會失去參眾兩院的控制權,他想推行的議案就更難獲得通過。
「所以我們覺得,特朗普接下來會有比較大影響的議案,接下來這一年會出來。」Stephen

預計。
故未來一年將會是政策變化的高峰期,投資者需密切關注。

美債息升至5厘或考慮增持

國際信貸機構穆迪(Moody’s)已於6月中正式將美國主權信貸評級,由最高級「Aaa」下調至「Aa1」。
多年來美國政府債務與利息支出不斷上升,遠高於同級別主權國家的水平,令市場擔心美國會出現債務危機。
Stephen指出,美國十年期國債息率現時約4厘,反映大家覺得美債評級為「Aaa」是不合理的,「若美債真的是沒有風險的話,就不會有4厘息。」
雖然美國長年面對債務問題,但他形容現時的「制衡」終於浮現,例如政府效率部(Department of Government Efficiency, DOGE)制度使財政開支受到一定監管,「美國一個這麼大的政府,每年花那麼多錢,好像沒有一個制衡 ,現在終於有了。」

他將此比喻為病人服用重藥,短期或會不適,但長遠反而有益。

毋須太擔憂大而美法案

即使近期通過的《大而美法案》可能進一步推高支出,他認為毋須過度憂慮,「若市場真有極大擔憂,債息早應升穿4厘甚至更高。」
他補充,若見到十年期債息升至5厘,或會考慮略為增持美債。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撰文:經一編輯部圖片來源: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