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追台積電、三星 內地政府3年燒180億造芯 6大項目全部失敗告終

為追台積電、三星 內地政府3年燒180億造芯 6大項目全部失敗告終

投資

廣告

隨著電動車、人工智能等科技發展愈趨成熟,作為智慧科技產品材料之一的晶片需求急增。內地政府為追上世界潮流,一直不惜斥巨資發展有關產業,希望減少對外國公司的晶片依賴。然而,近日就有外媒報導,不少受內地政府資助的半導體生產計劃都宣告失敗,百億資金付諸東流。

晶片荒持續 國內抵制Intel反曝弱點

晶片作為新一代科技產業必需品,對於汽車、智能手機等電子機械而言都是不能或缺的原料之一,但由於所需技術水平及成本極高,能夠商業量產的公司寥寥可數,導致晶片一直供不應求。不少專家還預測,晶片供應壓力或會持續到2023年。中國作為大國之一,意識到不能依賴國外晶片供應,故一直有意大力推動相關產業發展。

尤其當晶片巨頭英特爾(美股代號:INTC)去年末向供應商發信,強調會避免使用來自新疆的產品及勞動力後,內地網民雖有意「出征」抵制,但卻發現可與之抗衡的國內替代品並不多,反而更證實了內地正陷入對外來晶片依賴的困境。

為追台積電、三星 內地政府3年燒180億造芯 6大項目全部失敗告終
(圖片來源:unsplash@umby)

燒足180億仍無功而還

近日有外媒整理官方記錄、傳媒消息後,發現過去3年內中國至少有6單半導體生產項目以失敗作結,共耗費23億美元(約180億港元)。其中,不少項目甚至未能產出任何晶片,便已面臨停業。

就以當中武漢弘芯半導體製造及濟南泉芯集成電路為例,兩間公司分別獲批約2億3千萬及39億資金,卻從未成功商業化生產任何晶片。據悉,不少資金被用作高薪挖角台積電前員工,希望藉此獲取關鍵技術,推動大陸行業發展。雖然兩間內地公司利用豐厚薪金成功聘請技術人員,卻無法將半導體生產鏈中的不同技術融合貫通。

據上述兩間公司簡介,原計劃是希望從生產14納米芯片開始,打斷台積電及三星壟斷,再提升技術水平,挑戰7納米芯片。然而,第一步尚未成功,武漢弘芯便於去年6月倒閉,而泉芯集成電路公司外殼雖然仍在,但已不再有實際業務。

假「半導體」企業乘機騙取資金

據報導,雖然內地政府非常積極發展半導體行業,分別於2014及2019年兩次投入合共520億美元(約4,000億港元),但仍然無法扶起產業進步。其中一個原因可能是政府過於低估生產晶片所需的技術及成本,加上不少公司都刻意利用「半導體」名義騙取投資資金,然而實際上卻是在經營飲食、建築業等,導致資源無法用得其所。

美股、加密貨幣成新趨勢,想了解但無從入手﹖港股又點做先可以趨吉避凶﹖經一全新推出patreon訂閱號【經一共肥計劃】,訪問業內專家獨家俾料,提供深入淺出分析;影片、專欄、文字報道各適其適。而家有早鳥優惠,每月10美元,點擊連結,就可以早訂早享受﹗

【共肥不自肥,賺錢預埋你﹗】

patreon訂閱號【經一共肥計劃】

https://www.patreon.com/EDfattogether?fan_landing=true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圖片來源:unsplash@um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