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板塊估值低 適逢內地公布第三批版號 遊戲股值博嗎?有隻「妖股」要小心!

投資

廣告

港股遊戲股年初隨大市急升,而且愈升愈有,因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接連批出遊戲版號。不過,在今次跌市中,遊戲股捱沽。由於今年第三批版號已出台,加上板塊現時的估值很低,遊戲股值博率較其他科技股高。

內地遊戲市場去年錄得增長,全年市場銷售收入約為2,800億元人民幣,按年增長超過兩成,商機處處。

撰文:經一編輯部|圖片:新傳媒資料室圖片、Unsplash

研究報告指出,內地去年的遊戲用戶規模逾6.6億人,比前一年增加了近4%,意味47%中國人都有玩遊戲。當中,中國流動網絡遊戲(即手機遊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料達到2,100億元人民幣,比2019年大幅增長33%。

企業加快把遊戲外銷,遊戲收入大增,主要出口至美國及日本。內地自主研發遊戲在海外市場實際銷售收入為154.5億美元,按年增長33.25%,增速按年增加12.3個百分點。

網絡遊戲之中,手遊最受歡迎,也是最賺錢的。研究公司Sensor Tower最新報告稱,消費者去年在整體手機應用程式(App)的花費大增,支出突破千億美元,比2019年增長30.2%(見圖表一)。

內地遊戲業蓬勃 竟誕生「電競勸退」師 但有隻「妖股」碰不得!

另2020年手機遊戲在Google Play和App Store上的總收入達到795億美元,佔全部App收入70%。而騰訊控股(00700)旗下的《絕地求生》(PUBG)及《王者榮耀》是最吸金的遊戲,收入分別高達26億美元及25億美元。

宅經濟高速增長,但遠未見頂,支撐強勁增長的還有「雲遊戲」這個新趨勢。在目前百億元市值的大型遊戲企業中,開始拓展雲遊戲業務的企業已有35%。不難預計,雲遊戲將成為現有遊戲市場的新風口。

分析報告稱,雲遊戲在2019年僅佔內地遊戲市場規模的不足1%,但料在2026年滲透率將超過50%,市場規模高達3,000億元人民幣,因看好內地5G全面建成。

遊戲行業除了新機遇外,還存兩個結構性機會:新渠道(雲遊戲)興起,用戶玩遊戲的人數和時間增加,內容溢價力上升;Z世代(25歲或以下)逐步成爲主流消費人群,付費意願提高。

電競勸退師

電競近年發展迅速,不少遊戲設有專業比賽,大批青少年想成為職業電競選手或遊戲主播。部分人以為只是打打機十分輕鬆,但其實要成為職業電競選手比想像中難,因而催生了這個特別的職業。

成都一間電競教育機構展開「電競勸退」業務,旨在「打殘」那些對自己太有自信的青少年,希望令他們認清自身是否適合在電競行業方向發展。

「電競勸退」課程深得家長歡迎,幾乎成為該機構的主要業務。學員需要參與為期兩至三個月的超高強度培訓,完成後將獲得一份報告,報告將判斷參與者是否適合繼續向電競方向發展。

機構負責人表示,開辦機構的初衷是為有意晉身電競業年輕人,建造一個專業的培訓基地,提升他們水準,輸送電競人才。惟他們在過程中發現,部分青少年「不自量力」,以為只要經過一段時間培訓,便能達到電競俱樂部的標準,走向職業道路。

內地遊戲業蓬勃 竟誕生「電競勸退」師 但有隻「妖股」碰不得!

雲遊戲中的「肥豬肉」

雲遊戲是透過雲端運算方式,將遊戲畫面線上傳輸到用戶端,用戶毋須遊戲機即可玩遊戲。

講到雲遊戲,不得不提美國遊戲開發商活閥(Valve)推出的遊戲平台Steam(蒸汽平台)。Valve在2003年已推出Steam平台,被指是全球電腦遊戲最大的數碼發行平台,Steam去年每月活躍用戶超過1.2億人、每日活躍用戶數為6,260萬人。

事隔近20年,中國版本的Steam終於上架了,奪得這塊「肥豬肉」代理權的是中國完美世界(深:002624)。

雖然Steam中國版表面看來與國際版無異,但為了配合中央的審查,實際上缺少了許多功能,目前只有53款遊戲,宛如十多年前的Steam。這53款遊戲已取得版號,才能獲授權上架。

雖然完美世界業績不錯,但其股價持續低殘。完美世界主要業務為遊戲和影視,前者去年首九個月的收入大增;加上取得Steam中國的代理權,布局較完善;同期影視的收入持平,意味疫情未對其業務造成太大影響。

2月遊戲股有兩次突破位,但完美世界股價不但沒有跟隨向上,反而逆市大跌,重回2016年的低位。完美世界基本面強,又沒有利淡消息傳出下,股價低殘必有因,投資者需謹慎投資,甚或不宜沾手(見圖表二)。

內地遊戲業蓬勃 竟誕生「電競勸退」師 但有隻「妖股」碰不得!

另一邊廂,心動公司2016年推出「國產版的Steam」—TapTap,並押注於此,股價近年愈升愈有。IGG(00799)與TapTap達成合作協議,一同探索精品遊戲興優質平台合作可能,帶動IGG股價在過去一個月內升了近6成。

IGG除了以自營渠道,在安卓平台推出手遊產品外,遊戲將優先在Tap Tap平台發布,旨於擴大公司未來的遊戲收入,提升集團的毛利率及盈利率。

延伸閱讀:美債息升時應如何部署?值得留意3類股票或ETF|蔡嘉民

延伸閱讀:彭博統計:3月11日後或有70%機會升市 7板塊偷步炒起 跟外資掃貨仍有望升多4成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