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大利好因素 重塑銀行股未來價值|封面故事
廣告
銀行股過去一年雖然錄得可觀回報,但很大程度是基於「股價太殘」而出現的估值修復。然而股價升至此時,投資者不禁問,未來傳統銀行業還有上升的催化劑嗎?答案是肯定的,分別是穩定幣業務的新機遇及內地政策的扶持,或成重塑銀行業估值的兩大利好因素。
自加密貨幣面世以來,雖然銀行一直被視為金融科技革命的潛在受害者,但隨著各國相繼通過《穩定幣法案》,或許是轉守為攻的黃金機會。
穩定幣的機遇
多國的《穩定幣法案》均要求發行商必須持有等值的、高流動性的法定資產(如現金、短期國庫券)作為儲備,以確保其幣值的穩定。
若然穩定幣能夠普及,其背後的儲備資產規模也將是天文數字。
作為受嚴格監管、擁有高信貸評級的金融機構,銀行是儲備金最理想的託管方,透過為穩定幣發行商提供資產託管服務,可以開拓一項穩定且可觀的服務費收入來源。
另外,在穩定幣生態中,用戶的法幣出入金,
很大程度離不開與傳統銀行體系的對接。銀行可以利用其現有的網絡,為穩定幣交易提供高效、安全的法幣結算通道,從中賺取交易手續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