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永

安永分拆(沒有)好結果 |中環十一少

投資

廣告

上市公司賬目地雷處處,會計師事務所為近年紛紛收緊合規嚴謹程度,但適逢全球經濟不景,隨之而來就是生意淡泊,合伙人想繼續自肥,出路似乎就選擇安排財技去換領奬金和奬品,謀取阿公的財產。
安永 分拆
(圖片來源:twitter@EY)

《金融時報》和《華爾街日報》就報導,四大會計師樓之一的 Ernst & Young LLP (EY)擬分拆諮詢業務獨立上市,一班已位列「收成期」的EY合伙人,平均每人分走約 200 萬美元,金額可觀,相當於合伙人年薪約2至4倍的現金報酬,一班已階收成期的資深合夥人能夠在退休前分一筆,自然𦧲飯應。

但這就突顯出會計師樓的不平等的金字塔:因為分拆計劃只有少數合伙人受惠,而犧牲的卻是會計師樓之長遠利益,當中對年輕會計師的影響更是巨大:一些年輕審計合夥人往後所獲得的分紅,會因失去諮詢業務而大幅減少,而那些矢志加入諮詢業務的員工,從此也失去晉升至合夥人分利的機會,淪為普通打工仔。

Big 4界別對安永分拆的做法,似乎也相當蔑視,先有德勤否認分拆,再有畢馬威主席兼CEO Bill Thomas在內部信件直斥安永:「我們的責任是為後人留下更好的公司,若為了套現而賠上百年基業聲譽,完全違背我們的企業文化。」PwC Robert Moritz 仲力撐 multidisciplinary model,話將audits 同advisory services 放係同一屋簷下可以 「provide rewarding work and exciting career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for our people」喎。四大裡面有三家統一戰線,可見分拆似乎沒有著數。若EY堅持去馬,就會是Big 4之中的唯一一間。

安永 分拆
(圖片來源:香港旅發局官網圖片)

回到香港,安永香港又會否跟隨分拆之決定,自然取決於大中華區的決策,話語權無懸念。安永目前在中國大部分客戶都是國企或央企,若諮詢業務成了一所獨立的美國上市公司,在當前中國局勢下,會增加複雜性,有機會失去國企客戶的信任。

事實上,中國監管機構也有明確規定,為央企審計的會計師樓,其信息系統和數據庫,必須置於境內,在當前的地緣政治局勢下,分拆也未必能得到中國監管機構的祝福,安永要繼續在大中華搵食,分拆一事只能懸崖勒馬。而內地企業客戶一直傾向綜合的審計連諮詢服務。

無需多講,現在資本市場的玩法十分明顯,就是不只講專業性,還需追求政治正確,如香港美國會計師資格互認於年底終止、美國「企硬」拒中概股審計底稿設參閱權限、多間大型中國國企集體退市。這反映出一個殘酷的現實,就是分拆後的安永只會令主要經濟體對這間會計師樓失去信心。

安永 分拆
(圖片來源:unsplash@homajob)

更有趣的是,安永英國在幾年前也曾反對分拆,話說英國競爭和市場管理局(Competition and Markets Authority )CMA 和公共委員會迫使「四大」將其審計部門分拆為法律上獨立的業務實體,擬創造一個更加強大和值得信賴的審計行業。

但當時安永認為將業務分拆實為太「激進」。並認為「與給審計質量帶來的不確定性風險相比,「分拆」對審計文化產生積極的、實質性的影響尚不清楚。」不過來到2022年,安永突然追求分拆,豈不是打倒昨日的自己,而當年安永已計算到的風險,換個時空,在今時今日超級大國璧疊分明,豈不是更有增無減?

中國奉行的經濟邏輯,外資基本上「心照」,分拆實在死路一條,就算大中華區亮起綠燈,近年急速冒起的財匯局、又或者中國的有關當局又怎會放過安永,那班尸位素餐的香港區合伙人,還是提早死咗條心,無咩事出返去做嘢先吧。

延伸閱讀:加密貨幣平台Thodex創辦人 盜2,400萬逃亡一年後落網:面臨最高刑期40,564年

延伸閱讀:燒味飯標價20蚊,埋單竟然要加5蚊?港男誤買「廚餘級」燒肉激似二手飯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圖片來源:twitter@EY、unsplash@homajo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