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業績 兩大行業 資料圖片

小米業績 透視兩大行業發展趨勢

投資

廣告

小米集團(01810)剛公布第二季度業績,小米作為全球智能手機行業的優等生,也是智能電動車的新浪,它的業績可讓市場深入了解這兩大行業的當前發展情況。對讀者來說,小米業績可讓他們更直觀這兩大行業。

第二季度小米的智能手機出貨量全球排第三位,出貨量同比升0.2%至4,240萬部,市佔率達14.7%。
第一位及第二位分別是三星(Samsung)及蘋果公司(Apple,美股代號:AAPL),其市佔率分別為19.9%及15.5%。
內地品牌vivo及傳音市佔率分別排第四位及第五位,市佔率分別為9.1%及8.5%。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同比增長持平。統計數字顯示,行業前三名的市佔率拋離後兩名。
然而,在一個無增長市場,要尋求增長需靠吃掉競爭對手的市場分額。第二季度,三星及vivo全球出貨量同比增長,但蘋果、傳音及大部分其它品牌出貨量卻下跌。

內地品牌傳音手機是非州地區的領導者,其出貨量下降。
相反,小米的手機在非洲市場的佔有率上升2.7個百分點至14.4%,當地排第三位;另小米的智能手機市佔率,在多地排名位於前五。
風光背後的全球經營環境挑戰。上述統計數據是小米業績公布內引用第三方市場統計數據。小米的整體智能手機業務真實情況顯示充滿挑戰。
第二季度,其手機出貨量同比下降0.6%至4,240萬部;平均單價同比下降2.7%至1,073元人民幣;手機營收同比下降2.1%至455億元人民幣;手機毛利率下降至11.5%。
讀者可能在不同媒體看到小米推出不少新款高端智能手機,從而增加對小米的科技創新能力以及對品牌的信心。

然而,小米真正針對的手機市場,是單價在千元左右的國際大眾市場。由於,中低價機市場規模大,在巨額營收下,那怕毛利率不高,仍可得到高毛利額。按披露,小米手機業務二季度毛利約52億元人民幣。

造車內捲情況十分嚴重

此外,小米新能源車業務後來居上。在媒體已有很多不同的報導,解釋小米造車業務成功的原因。
筆者認為有幾點值得注意:造車內捲十分嚴重,如何應對生存下去十分重要。
與大部分傳統車企不一樣,小米本業不是造車,但它有一個非常賺錢的消費電子業務做後盾,它比其它新車企更明白成本及供應鏈管理的重要性。
第二季度,小米造車毛利率升至約26%,經營虧損減少至3億元人民幣,並預期造車業務下半年或實現單季或單月盈利。

小米造車業務分拆獨立上市的可能性,或將成為未來股價上漲催化劑。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撰文:經一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