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 資料圖片

小米新手機暢銷 股價有力破頂

投資

廣告

美國聯邦儲備局鮑威爾主席上週四(11月9日)發表偏鷹言論,令美國10年期國庫債券孳息率,由4.49厘回升至4.63厘。受美債孳息率上升所影響,美股亦借勢出現回調。到底,美國加息週期是否已完結?

在上週四鮑威爾發表公開講話中指出,聯儲局所推的政策上已經有足夠限制性,但目前通脹仍遠高於期望。
聯邦公開巿場委員會(FOMC)正致力達成共識,維持通脹回落至局方訂下2%的目標,惟對達成這個目標沒有信心。鮑威爾指,局方仍在研究利率是否需要提高及在高位維持多久。

鮑威爾發表偏鷹言論

鮑威爾發表言論後,芝加哥商業交易所(CME)利率機會率顯示,2023年12月議息會加息25點子的機會率,從不足10%略為回升至14.67%,2024年1月加息的機會率亦重上21.9%。至於減息時間表,則從明年5月略為押後至明年6月。雖然聯儲局主席發表偏鷹言論,但筆者認為以當前美國的經濟狀況,美國息口見頂的機會相當高,明年年中有機會減息一至兩次。

美國11月密歇根大學消費者信心指數初值為60.4,低於巿場預期的63.7及10月終值的63.8。

此外,美國11月密歇根大學消費者指數預期為56.9,遠較巿場預期59.5。從上述兩個數字可見,美國的消費意慾已大幅下降。筆者一直強調美國9月前後出現明顯分別,9月前或開課日前美國消費意慾強勁,但在9月後美國消費意慾急降,消費信貸下降、學生貸款恢復償還等都是消費下跌的原因之一。

美國亞特蘭大聯儲銀行最新對美國第四季經濟增長預測為2.1%,較第三季度4.9%大幅回落。傳統上,藉著感恩節及聖誕節的節日氣氛帶動,11月及12月為銷售旺季。但今年消費意慾低迷及經濟前景偏淡,故預期美國明年第一季經濟增長會進一步放緩至1%,甚至跌落至輕微衰退。

美國經濟增長大幅放緩,有助通脹處於可控狀況。美國10月消費物價指數(CPI)繼續回落,整體CPI按年由3.7%放緩至3.2%;美國10月核心CPI按年由4.1%放緩至4%,兩項數據均低於市場預期。美國10月非農業新增職位降至只有15萬個,為過去四個月以來的低位。美國10時薪平均增長按月增幅只有0.2%,反映勞工成本增長溫和。

美國10月勞動參與率為62.7%,較9月輕微回落0.1個百分點,但仍較3月至7月的62.6%為高;美國10月失業率已升至3.9%,為過去12個月以來的高位。隨著美國經濟增長放緩,企業開始削減人手,預期美國就業情況將轉趨惡化。美國明年失業率有機會升至4%以上,配合勞動參與率趨升,預計未來時薪增長空間會再降低,通脹可望受控。

由於世界多國衡量貿易夥伴的因素不單止在於成本,還顧及政治因素,令不少生產設施搬回本國,生產成本上漲,間接推升了通脹。筆者認為要通脹率回至2%有一定難度。不過,整體美國通脹趨勢仍是向下,只是放緩速度較慢。目前,投資者普遍已認為美國息口已見頂,並預期明年中聯儲局會減息一至兩次,投資者承受風險增加「Risk On」,利好股票巿場走勢。目前,美股正步入憧憬減息的蜜月期,投資者入市回補科技股、尤其是與人工智能(AI)主題有密切關係的股。

當美國明年第一季經濟有機會陷入衰退邊緣時,投資者會開始擔心企業盈利也會受波及,屆時股票市場走勢會較反覆。2024年第二季,巿場憧憬聯儲局年中減息,對巿場可起支持作用。港股方面,內地10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按年增長7.6%,增幅較9月擴大2.1個百分點。

內地今年首十個月,城鎮固定投資按年增長2.9%,增幅較首九個月回落0.2個百分點,遜於市場預期。筆者認為內地經濟目前仍受制於內地房產業巿道低迷所影響。外媒彭博週二(14日)報道指,中央最快11月推出「三大工程」,當中一項為提供至少10,000億元人民幣資金以穩定房地產市場。筆者認為10,000億元人民幣只能短暫性穩定房地產巿場,金額應不足以令房地產巿場復甦。

消費巿場模式仍以向下沉為主,筆者認為對拼多多(美股代號:PDD)及小米集團(01810)有利。據巿場報道,小米產品在「雙十一」促銷活動期間大賣,全渠道支付突破224億元人民幣,增長逾30%。新手機小米14系列自10月31日至上週五(10日),全渠道總銷量為145萬部,創小米高端旗艦銷量紀錄。股價過去三個月,一直見一浪高於一浪的強勢。

倉位方面,本倉週一(13日)以開市價21.75元;增持2,000股中芯國際(00981);同日以開市價68.9元買入1,500股舜宇光學科技(02382)。另外,本倉將於下週一(20日),以開市價買入5,000股小米集團;另於同日以開市價沽出100股騰訊控股(00700)及2,000股中芯國際。

 小米
(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圖片來源: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