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波動切忌亂買亂走 資料圖片

市場波動切忌亂買亂走︳瀋家榮專欄

投資

廣告

上週五(10月10日),美股突然急跌,標準普爾500指數下挫2%、納斯達克指數跌逾3%,市場即時傳出「股災」之聲。導火線來自特朗普在社交平台宣布,或取消中美會談,並於11月加徵100%關稅。消息一出,市場即時恐慌,恒生指數夜期一度急跌超過千點。不少投資者週末期間都感到憂慮,擔心是否牛市終結的訊號。

不過,短短兩日後,中美雙方已「輕輕褪軚」,美股期貨迅速反彈,主要指數重拾升勢。
其實這樣的情節,過去三年早已見慣:由關稅、戰爭、加息、銀行危機,到人工智能(AI)泡沫之說,幾乎每一季都有「股災預言」,但最終市場仍然選擇向上。
對投資者來說,真正的挑戰往往不是新聞本身,而是情緒反應。

市場從來不是直線上升

很多人一見市跌就緊張,一升又怕高位「食唔到糊」,結果升市時不敢入,跌市時又亂減,永遠坐唔到大浪。
其實要記住一個原則:「短線波動不等於趨勢改變。」
上星期的跌幅,不過是升勢中的一次自然調整。
與4月關稅事件急跌超過10%相比,今次根本談不上「恐慌」。市場從來不是直線上升,而是一步一浪,愈怕浪,愈坐唔到浪。

投資最致命的錯誤,不是買錯股票,而是「坐唔住」。
很多人一見持股升得多,就想止賺;反而弱勢股就捨不得止蝕。
結果倉位變成「淘強留弱」,明明揀到「股王」,最後仍輸錢。
其實投資最需要的,是紀律與系統。
正如筆者一向所講:「唔跌穿位就由佢坐。」只要設定好止蝕位,未穿就繼續持有,別用情緒取代策略。
經過短暫震盪之後,人工智能(AI)板塊再度走強,氣氛明顯回暖。

牛市關注率先破頂股票

這一點再次證明,市場的大方向從來比短期波動更重要。
AI不單是一時熱潮,而是企業結構轉型的主軸。當中既有行業分化,也有強弱輪動,但整體趨勢仍然明確。

正如筆者經常提醒學生:在牛市中,最值得關注的,往往是率先破頂的股票——因為最先創新高的,通常就是下一輪升浪的領頭羊。
這些公司往往已通過市場考驗,背後有真實盈利與資金支持。
說到底,投資不是比誰預測得準,而是比誰守得穩。
雖然新聞可以每日轉向,市場情緒可以數小時反覆,但紀律與方法永遠不變。
能夠在波動中保持冷靜、跟隨策略、汰弱留強,才是牛市中最終贏家。
「升市莫估頂,跌市莫恐慌」,只要主要持股未跌穿關鍵支持,就不應因短暫波動而離場。
當讀者做到「不亂買、不亂走」,市場自然會獎勵閣下的耐性。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撰文:潘家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