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消化美關稅效應 期銅創5600美元歷史高位 資料圖片

市場消化美關稅效應 期銅創5,600美元歷史高位

投資

廣告

美國總統特朗普週二(7月8日)於白宮內閣會議宣布將對銅進口徵收50%關稅,並透過商務部長指出關稅可能於7月底或8月1日正式實施。此政策以「重振國內銅礦產能」為由,意圖降低對智利、加拿大、墨西哥等傳統大供應國的依賴。

然而市場反應迅速,紐約Comex期銅價格一日內飆漲逾12%至13%,創下每噸超過5,600美元歷史高位。雖然價格後續下跌約3%至4%,但仍明顯高於關稅前水準,顯示市場對供應不確定的高度敏感。
在關稅正式生效前,市場出現「最後一波進口潮」,拉動拉丁美州銅出口提前湧入美國,意圖避開後續成本上升。
瑞銀、摩根士丹利等機構認為,只有那些已在船運中的貨櫃能及時到港;此種前置性進口對非美市場可能造成暫時性供應緊張,但關稅真正生效後,進口將大幅下滑。
數據顯示,美國過去六個月的銅進口量已足以彌補全年需求,表明進口在短期內處於超前階段,未來庫存消耗將成主流影響。

另一方面,LME的現貨倉庫中,可出貨庫存數量激增,當中多達31,900噸顯示正在出庫途中,LME整體庫存自2月中以來下降約64%,目前僅剩近97,400噸。

內地有意提前鎖定未來供應

而隨著美國關稅升高,中國企業因應全球供應鏈變局加快海外銅礦布局,據Mining.com報導,中國對海外銅礦的投資已達十年新高,有意於市場空窗期完成交易,提前鎖定未來供應。
同時,近期中國LME中國櫃單據、上海現貨溢價走強,顯示中國市場對實銅仍有穩健需求,尤其作為轉口中心的作用更加凸顯。
全球庫存與價格走勢亦受到分析機構關注。不少大行均認為,銅市將在下半年維持短缺形勢,預期2025年底至2026年時價格可能穩固於每噸 9,700至10,200美元。

儘管關稅政策旨在鞏固美國本地供應,但有評論分析指出,美國僅能自行滿足約一半需求;再加上新礦開發通常需耗時達30年,故徵收高關稅可能更多是拉高短期價格,而非快速刺激本土產能擴張。
另關稅也可能推升建築與電網等終端成本,隨之推高通脹,進而對美國經濟與聯儲局貨幣政策形成潛在負面效應。

9,720美元入場

此外,許多分析師與產業機構亦將焦點放在可能的豁免細節上,例如特定國家、銅材形態(如銅礦石vs廢銅)是否受困此次政策範圍之中。前例曾出現鋼鐵與鋁材關稅中為英國豁免,因此,若展開銅材豁免談判,短期市場將迎來變數。
綜上所述,本週銅市在地緣政治與貿易政策風暴中,顯露供給緊張與價格波動的特徵。儘管短期供應仍可能因進口前置與套利行為維持緊俏,但長期供需結構仍支持高價水平。

建議投資者可於9,720美元購LME 3個月期銅,目標價9,899美元;止蝕9,610美元。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撰文:經一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