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業強ai股 提早沽貨非好主意 資料圖片

本業強AI股 提早沽貨非好主意︳李聲揚專欄

投資

廣告

近來市場都在討論人工智能(AI)是否有泡沫,著實相當難答,懂得答筆者就發達。泡沫這回事,總是似有還無,然後到爆破後一段時間你才知道。

特別是講到股市,去到美股如此大的市值,即使幾個超級富豪,也不可能操控,或夾硬炒起。股市之所以大升,總有些理由,總不會完全是空中樓閣全無基本因素。若讀者夠年長,大約可以回想2000年美國科網泡沫爆破前的情況,很可能和現在差不多。只不過,我們不知道現在是等同於1995年(還有排升),還是1999年(快要出事)。一定要搞清楚的是:「AI股是否泡沫」,和「AI是否泡沫」,完全是兩回事。

相信很少人會覺得AI是騙局,AI也很可能改變世界,令生產力大幅提升;但這並不代表股票或股市不會爆煲。正如當年科技股泡沫1.0,是和互聯網及網站有關,當年任何公司搞個網站,叫自己做乜乜.com,股價立即飛升。

隨後互聯網的確大大改變了世界,也令生產力大升,只不過股市還是大跌,不少公司甚至灰飛煙滅。
現在投資者最擔心的是,那些大科企的AI投資是否會帶來回報?現在似乎是軍備競賽,大家都不想停下來。
正因如此,輝達(Nvidia,美股代號:NVDA)的股價長升長有。然而這個遊戲可以玩多久?到底AI可以帶來多少收入?
相當肯定的是,即使大科企大幅減少對AI的投資,他們的「本業」依然強勁。例如微軟(Microsoft,美股代號:MSFT),Google母公司Alphabet(美股代號:GOOGL),Meta Platforms(美股代號:Meta)之類的公司,股東不用太擔心——不是說股價不會大跌,但這些公司本業夠強,最多可能只是殺一殺估值。然後慢慢用增長和時間消化,幾年後可能又一條好漢。

不過科網泡沫1.0爆破時,微軟股價用17年才回家,但總比那些消失了的公司好得多。而今天那些只炒概念,全無盈利能力的AI公司,則有機會像當年的dot.com股一樣,一瀉不起。

爆煲或歷時五年十年

所以讀者應該如何自處?提早沽貨,並非好主意。皆因由「有泡沫味道」到真的爆煲,可以歷時五年十年。同樣地,股市也可能升多兩倍,才回調30%。即使「硬食」泡沫,其實也並非太可怕。
如何應對?其實也是平常心。全數投資股票,一般仍是好主意。但若真的擔心美股,就不要全數資金都放美股。同樣地,若自己已滿手科技股,不妨考慮換馬。
雖然AI股可能會死,但很難想像美股會死;而即使美股會死,也很難想像全球所有股市都齊齊死。

華爾街有一句話:「always a bull market somewhere」,錢總要找出路。當年科網泡沫1.0爆煲後,美股固然衰足十年;但同時間,美國的價值股,表現還是不錯,小型股表現也好。還有,美股當年迷失十年,但新興市場(包括中港股市)卻是表現強勁。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撰文:李聲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