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態爛了︳區良鍵專欄
部分投資者學習到某些知識及技術後,會直接應用在實戰上;部分人則會先作模擬買賣,確保完全了解該知識及確定有關方法適合自己後,才應用至金融市場。
後者的認真態度值得尊敬,而模擬買賣雖然不涉及實際金錢,但最好還是認真對待,全力以赴。
筆者曾在一個朋友的討論區中,看到他某個學生說自己在模擬買賣中,只是隨便按掣做買賣玩玩,但這可不是模擬遊戲。
就個人所知,雖然有部分人即使在模擬買賣中表現良好,但在真實買賣中,或因心理壓力,投資表現完全走樣。
這並不難理解,現實買賣的盈虧是真實的,有心理壓力而影響最終投資決策,並不出奇。
在模擬買賣中認清承受能力
稍為改善這情況的方法之一,就是在模擬買賣中,幻想這是真實買賣,當中的盈虧都是真實的,以此認清個人的心理承受能力。
筆者在十多年前認識一個朋友,其時對方應已有八位數身家,在玩朋輩間的投資比賽遊戲時,雖只涉及不足百元的形式上奬勵,但對方每次都全力以赴。或許是對方的認真態度加上天賦,目前已累計從市場獲得九位數盈利。
假如在模擬買賣中只是隨便玩玩,不要說認清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或連許投資技巧也掌握不到。
但個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未必能改變;加上投資涉及風險,盲目地提高心理承受能力未必是好事。
這時一些技巧,或期權知識便能幫忙。
10月10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又對中美貿易事項作出負面評論,恒生指數夜期急跌,曾低見25,000點。
如果投資者看好港股後市,認為只是另一次 TACO,中美貿易最終不會因特朗普言論而受到重大負面影響,繼續持有股票甚至增加好倉,看似合理。
然而誰能確知特朗普之後的言論及行為?對部分人而言,尚有盈利時先沽出手上股票,靜待其變或是一個選擇。
若股價在沽貨後輾轉上升,又會心有不甘,因他們本來就看好後市,只因心理或風險承受能力,先行沽貨。
這裏分享其中一種應對方法。先把所有股票或好倉沽出,然後做一些面對跌市潛在虧損金額有限的期權組合。
假設投資者原本持有一張恒指期貨好倉,上週一(10月13日)中午價格約25,400點。先把期指平倉,確保一旦市場繼續下跌,不會因持有期指而承擔進一步風險。
然後Long 10月行使價25,400 Call,確保若中美關係緩和,Long Call有機會從中錄得盈利。但當時Long Call成本略高,這便要考慮其他期權組合,下期再詳談。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