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為在交易 其實是在逃避恐懼
在上期文章中,筆者與讀者分析「FOMO(Fear of Missing Out),即害怕錯失機會)」這種常見的情緒反應。
然而,除了入市時擔心錯失機會之外,還有一些人無法在市場中穩定表現的深層原因,來自於潛意識中對「成功」的恐懼,甚至懷疑自己是否真正有資格、或能夠承擔成功。
建立成功後行為界線
FOMO的另一種形式:害怕成功(Fear of Success)。這種心態常常以一個問題浮現:「如果我真的賺到了,我能承擔嗎?」
潛意識可能的根源包括以下幾點。
(一)擔憂被看見、被比較,或承受過高的外界期待。
(二)懼怕成功之後失去自由,並被要求持續創造更佳的績效。
(三)內在深層信念認為「自己並不值得擁有太多」。
而轉化成功恐懼的方法,有以下幾種。
(一)重新界定「成功」:嘗試書寫「若交易成功,最壞的情況會是甚麼?」往往會發現,所恐懼的並非成功本身,而是隨之而來的評價與壓力。
(二)強化自我價值感:培養「值得擁有」的信念,修復自我認同。
(三)肯定語練習:透過日常自我暗示,如「我值得擁有穩定的獲利,我能自由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逐步重塑潛意識。
多數人將達成獲利目標視為終點,卻忽略了如何妥善承載成功本身。
若缺乏界線,成功反而可能成為焦慮的來源。投資者需要將成功視為可管理的資源,並設定明確規則。例如達成每週盈利目標後,即暫停操作。
這樣的設定,有助於檢視自身在獲利後的情緒反應:究竟是安心與滿足,還是陷入不安與焦慮?
與恐懼共存而非對抗
投資失誤的根源,往往並非技術層面的不足,而是心理層面的盲點。
投資心理學的觀點強調,恐懼不應被壓抑或否認,而是需要被承認並整合。
當恐懼出現時,它不一定代表危險,而可能僅是提醒我們「這裡有尚未被正視的部分」。
透過有意識地調整思維與行為模式,改寫大腦對恐懼的自動反應,投資者便能逐步化解潛在障礙,讓恐懼轉化為資源,繼而在市場中建立更穩健的心態基礎。
Katie Tang
英皇金融集團
特約分析師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