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科網「舊秩序」|編者話

投資

廣告

科技板塊的權力格局從來不曾靜止。無論是內地的「ATM」組合——阿里巴巴(09988)、騰訊控股(00700)、美團(03690),還是美國市場的「七巨頭」——蘋果公司(Apple,美股代號:AAPL)、微軟(Microsoft,美股代號:MSFT)、亞馬遜(Amazon,美股代號:AMZN)、Google母公司Alphabet、Meta(美股代號:META)、

Tesla(美股代號:TSLA)及輝達(Nvidia,美股代號:NVDA),這些指標性縮寫與排名,其實從來都非絕對不變的權威。
在「七巨頭」之前,美國科技股焦點是五隻「尖牙股FAANG」,當時未有Tesla及輝達,反而是網上串流平台Netflix(美股代號:NFLX)備受關注。然而隨人工智能熱潮掘起,個股影響力重新排序,「FAANG」已迅速淡出視野,反映市場節奏的持續轉變。
類似情況亦出現在內地市場。在「ATM」出現前,港股流行的是「BAT」,由百度集團(09888)與騰訊及阿里組成科技三巨頭,直至美團強勢掘起,2019年才出現由「ATM」取代「BAT」的新局面。如今隨平台經濟步入流量天花板,產業進入效率為先的新階段,「ATM」之間的相對地位或再出現變化。

撰文:經一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