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分析|陰陽燭 資料圖片

技術分析第三象限 陰陽燭圖不能被替代

投資

廣告

今日進入技術分析的四個象限(筆者稱為「股圖四象」)之三,就是「陰陽燭圖」,之前已探討首兩個象限,就是「價量關係」和「技術指標」。

論到陰陽燭圖,會蓋覆兩大形態,分別是轉向形態和整固形態。於兩大形態上,又按涉及陰陽燭的數目,細分為五個層面的作解說。
於轉向形態,分為一枝、兩枝,以及三枝或以上的「陰陽燭」形態;於整固形態則細分兩種,不會有一支陰陽燭的陰陽燭,只有兩支,以及三支或以上的。

早於十八世紀應用

論到陰陽燭圖,誠如技術分析系列撰文開初表示,早於18世紀(追溯至公元1750年),日本江戶時代開始使用。
據說陰陽燭(又名「K線」)由當時的白米商人本間宗久所發明,用來記錄每日的米市價格行情,預測白米供求變化及價格走勢。

陰陽燭的分析技巧及至1989年,才被西方投資界所留意,事隔近240年,當年12月美國人Steve Nison發表首篇關於陰陽燭的文章,內容表示陰陽燭的原理簡單易明,而各種陰陽燭形態的名稱,亦見生動貼切,予人深刻印象,配合Steve Nison其後著書細說陰陽燭。由於英文的普及,不久陰陽燭應用,便於西方投資界廣泛應用至今。

不過,先在探討「陰陽燭圖」之前,讓讀者留意此法的不足之處,由於每支陰陽燭都是一個時段(分鐘、小時、日、週、月、季,以及年)內的金融資產價格走勢,可理解為以「價」的呈現為重心。

相對已討論的兩個象限「價量關係」和「技術指標」,缺乏「量」(成交量)的數據,應用者只能透過陰陽燭的形狀,嘗試揣摩當時「量」的走勢。故此若要得到較全面的技術分析,於陰陽燭圖之上,可考慮配合成交量圖表,或是上述的「價量關係」和「技術指標」結合應用。
陰陽燭顧名思義指向兩個大類別,就是「陰燭」和「陽燭」,前者代表開市價高於收市價;後者則相反,代表收市價高於開市價。

簡單以日為單位,陰陽燭於股票日線圖呈現的每支陰陽燭,反映日內的股價表現,若以開市價為起點,「陰燭」表示當日股價在「低走」;「陽燭」表示「高走」。

就一支陰陽燭來說,並無反映當日之前的股價表現,這跟「技術指標」有顯著分別。

以移動平均線(MA)為例,就算只是兩天的平均線,也涉及當日和之前一個交易日的股價數據。故此在「量」的數據外,投資者也不宜期望透過「陰陽燭圖」,參考昔日的股價趨勢變化。

換言之,以陰陽燭圖進行技術分析,是有別於「價量關係」和「技術指標」的,是從另一角度來預測未來股價走勢,這正是陰陽燭圖不能被其他分析方法替代的魅力所在!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撰文:經一編輯部圖片來源: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