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

年輕投資者財務自由之路

投資

廣告

想像讀者的財務人生是一場遠行:年輕時是一名獨自徒步,依靠自己的體力、毅力和耐力——即是人力資本。你的技能、抱負和勞動是推動前進的力量,讓你在事業上緩慢攀登山峰。

然而,徒步並非穿越這片大陸的唯一方式。每當你收到薪水,都可將部分用於鋪設未來的鐵路軌道,而不是僅僅徒步行走。這就是構建財務資本的漸進過程。
多年來,這條鐵路可能看似進展緩慢,但有一天,你鋪下了最後一塊軌道,鐵路終於可以運行火車。
這是你財富旅程的關鍵交匯處。突然間,鐵路——即你的投資組合——讓你能夠比徒步走得更遠、更快,這列火車由其自身的投資複利引擎驅動。你的角色也從依靠汗水和耐力的徒步者,轉變為輕鬆被火車帶向前方的乘客。
上述這比喻,對於建立持久財富和實現真正的財務自由至關重要。

投資時間遠比金額重要

假設以一位22歲的畢業生為例,起始年薪為24萬元,每年加薪3%。如他選擇在40歲前將收入的15%儲蓄投資,41歲起提高比例至20%。假設投資組合長期年化回報率為8%,他的財富軌道將穩步增長。

剛開始鋪設軌道時,儲蓄的每一塊錢都是為財務鐵路增添一塊軌道的資源。
起初,困難看似微不足道,但最重要的,是啟動建造過程並保持紀律,而不是試圖等待一次鋪設一大段軌道。
許多人在起步時猶豫,認為「等賺更多錢再投資」。其實,時間遠比金額重要。
若20歲開始,每年投資36,000元,持續到65歲,總投入約135萬元。
若然推遲到30歲才開始,即使每年投入60,000元,總額便需要投入210萬元,才能有相若回報。
若等到50歲,即使每年投入24萬元,總計360萬元,卻仍難追上早起步者的成果。假設年化回報率為7%,早起動的人能讓複利發揮更長久的魔力,財富差距顯而易見。

時間是複利引擎的燃料,愈早啟動,效果愈顯著。
許多年輕投資者害怕市場下跌或回報風險,擔心熊市會阻礙他們累積財富。但事實是,作為年輕人,人力資本是他們最終的安全網。
市場的回報和風險不受我們控制,但能控制的是我們的儲蓄和支出。一個投資組合的短期波幅,相較於未來收入的潛力來說,是微不足道的。年輕投資者持續「徒步」穿愈山丘的能力,隨著時間推移,將壓倒早期的市場風險經歷。
隨著年歲增長,人力資本逐漸下降,但財富資本卻在複利的推動下不斷累積。
最終,隨著投資收入的不斷複利,終於超越了隨著年齡增長和接近退休而自然下降的人力資本。這是投資組合火車能夠比你徒步走得更遠、更快的關鍵點。

建立持久財富需要你同時是最強壯的徒步者,和最有紀律的建造者。不要因為起步艱難而氣餒——專注於磨練你的技能,以最大化的徒步能力;同時開始鋪設你的財務軌道,哪怕只是由一小塊一小塊開始。
愈早開始建造,就能愈早登上那列帶閣下前行的火車。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撰文:萬振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