押注科技股當然買美股 資料圖片

押注科技股當然買美股︳潘家榮專欄

投資

廣告

雖然中國初創人工智能(AI)公司DeepSeek今年初剛推出曾轟動一時,一度在內地使用率高達50%,但有媒體報道,截至7月已暴跌至僅3%,下滑趨勢顯著。惟DeepSeek的兩大國際競爭對手ChatGPT和Gemini卻持續推出新技術,官網流量分別增長40.6%和85.8%。

不少評論歸咎於新一代R2模型延遲推出,原定於今年5月問世,遲遲未見正式發布,甚至引起市場質疑DeepSeek的長遠發展。
此外,市場亦有報道指出,或是由於硬件資源的短缺造成,高端繪圖處理器(GPU)供應不足,訓練效率大幅降低,以致DeepSeek-R2模型直到7月中旬仍未見蹤影。
在DeepSeek陷入困境之際,美國晶片巨擘輝達(Nvidia,美股代號:NVDA)行政總裁黃仁勳日前訪問內地,更預計即將獲得美國發放的首批對華出口H20 AI晶片的許可證,並儘快恢復H20晶片的出貨,消息即時帶動香港和國企科技股回升。

筆者一向看好AI發展,輝達更是愈升愈有,配合消息破頂,然而暫時未有近止蝕位,要等待接下來出現小回調再拗腰上的機會再加注。

投資最需要耐性

那麼有讀者問道:既然AI發展勢如破竹,輝達又未有買入時機,不如先在港股科技股中尋寶?
首先,筆者明白很多讀者習慣了買賣港股,因為讀者較熟悉在香港上市的企業,可是投資並不是以選擇熟悉的企業為準則,而是投資最好最有前景的企業。
試問問自己:平時是使用哪一種?國產還是大型科企的AI?思考買哪一個股時,其實可以先問問自己的使用取向,如果自己都不用,那就不要買了。
再者,如果以市場計,正如之前所言,恒生指數仍未上破3月中高位,但標準普爾500指數和納斯達克指數卻早已上破了2月及3月的高位。

即使恒指其後升破3月中高位,恒指距離歷史新高仍有很大段距離,美股卻早已是創歷史新高,可謂高下立見,所以就AI科技股而言,美國的大企業實在領先很多。
儘管DeepSeek問世之初標榜「低成本也能訓練出強大AI」,但經過大半年後,事實反映運算能力不足,用戶大減,很明顯地美國大型科企表現更突出。
筆者一向強調買市場最強走勢的強勢股,投資是需要耐性的,又何必為求急於一時而退而求其次呢!
有些讀者看見輝達股價已經升得那麼高,擔憂還有多少上升空間。
很多都抱有「股票高位就升幅有限,低位就有上升空間」的思維,如果換一個思維角度,投資就是做生意,那麼作為一個企業家,又會否覺得企業做得好,發展至一個程度,就代表發展空間有限,甚至會因而業務倒頭轉差?

事實上,AI迅速發展令市場對晶片需求量巨大,輝達發展一時無倆,更已經在上週三(7月9日)突破市值40,000億美元,成為全球市值最高企業。
投資是投資一盤生意,而不是以會計角度去評論個股高低。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撰文:經一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