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的士牌價崩跌 看認知落後者困境︳格爾專欄
廣告
2019年一個市區的士牌照高見520萬元,如今卻跌至不足200萬元,跌幅高達六成。與此同時,Uber(美股代號:UBER)股價自2019年起累升逾130%。這個對比,是一場典型的「認知差距懲罰」:有人擁抱新科技;有人仍停留在上世紀的舊世界,冀望政府能用500萬元「公平價」回購手中資產。
的士業界多年來不斷喊苦,指網約車「非法經營」打擊其生計,甚至要求政府立法取締或收購的士牌。
但十大持牌最多的車行當中,有八間在過去三年不減反增,繼續增持的士牌。
不少車行選擇閒置車輛,寧願每月為閒置車輛承擔20,000元開支,也不願減租吸引司機,因為這會影響他們抵押貸款的價值。
科技平台崛起造成衝擊
這種「不出租、不減租」的策略,本質是一種錯誤的資產定價幻想。與其說是經營策略,不如說是認知錯位下的自我麻醉。
認為只要撐住市面,不讓價,估值就不會下降。這種思維忽視了市場結構的根本改變——科技平台的崛起,早已對傳統的士牌照價值造成實質性衝擊。
撰文:經一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