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股宏觀展望 未見催化因素 資料圖片

歐股宏觀展望 未見催化因素

投資

廣告

雖然上半年市場持續聚焦美國科技股與中國復甦行情,但在美股因特朗普關稅帶來波動的背景下,開始有投資者研究歐股是否值得入場。然而,在中美仍於科技產業持續較歐洲地區超前的情況下,配置歐股需慎選板塊產業,其中筆者認為歐股有三大板塊,值得投資者留意及考慮於短期內配置。

首先是醫療產業,歐洲在此領域具有深厚根基,不僅是全球幾大藥廠的總部所在地,更是醫藥研發、學術機構與臨床實驗最密集的地區之一。
Roche、Novartis、AstraZeneca、Sanofi及GSK等龍頭企業產品線遍布全球,並在癌症、自體免疫疾病、疫苗與生物製劑等技術進程持續領先其他地區。

忠誠度與定價能力

相比美國企業更專注資本市場與併購擴張,歐洲藥廠長年重視基礎研發與學術合作,創新力穩健而紥實。以瑞士為例,其生技與製藥業佔其出口總額近三成,直接反映醫療產業對當地的重要性。
另外,歐洲藥價政策相對穩定,政治風險與價格壓力較美國低,有助於企業維持穩定利潤與現金流。

此外,歐洲在奢侈品產業亦具有絕對的品牌與文化優勢。無論是法國的LVMH、Hermès、Chanel,還是意大利的Prada、Ferragamo,以及瑞士的高級鐘錶品牌如Rolex、Patek Philippe,這些品牌背後皆承載數百年的歷史與工藝精神,意味著品牌已累積龐大的忠誠客群與定價能力。
與美國或亞洲品牌相比,歐洲奢侈品牌不僅主導產品設計與創意發展,更掌控生產流程與銷售體驗,從而打造出獨有的文化價值與情感連結。
這種「文化壁壘」難以被模仿,成為企業持續創造溢價的關鍵。
因此即便面對短期需求波動,這些品牌的價值與影響力仍可長期維持,為投資者提供具備經濟週期穿透力的資產選擇。

近年地緣政治風險升溫,不論是俄烏戰爭,還是歐美關稅談判,均加速歐洲各國國防預算上升。
與其他地區相比,歐洲國防產業的優勢,在於NATO框架下形成區域性軍備整合計劃,有效鞏固產業需求與技術進步。

板塊配置成致勝關鍵

歐洲企業如BAE Systems、Saab、Thales及Leonardo,長年參與北約與歐盟防衛項目,技術涵蓋飛彈防禦系統、潛艦、雷達、無人機、以及軍用通訊衛星等領域。
這些企業多數具備政府長期合約支持,現金流穩定,並享有技術與市佔率的結構性優勢。
總體而言,宏觀歐洲股市於下半年未見明顯催化因素,但若想配置歐股對沖中美股市的短期波動,可留意上述三大板塊。

在全球市場目光聚焦中美的此刻,歐洲的上述板塊,有效協助投資者對抗經濟週期帶來的波動,精準配置前景較明朗的板塊,正是資金布局的新一個關鍵。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撰文:經一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