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fresh

This website www.edigest.hk/%E6%8A%95%E8%B3%87/%E6%B8%AF%E8%82%A1%E5%A4%A7%E7%88%86%E7%99%BC-%E6%87%89long-call%E9%82%84%E6%98%AF%E8%B2%B7%E8%82%A1%E7%A5%A8-1428198/ is currently offline. Cloudflare's Always Online™ shows a snapshot of this web page from the Internet Archive's Wayback Machine. To check for the live version, click Refresh.

港股大爆發 應long

港股大爆發 應Long Call還是買股票︳區良鍵專欄

投資

廣告

自上週二(9月24日)中央公布新一輪刺激政策後,港股急升。如認為港股將繼續保持強勢,應該如何部署?

9月中曾在本欄提及阿里巴巴(09988),當時包含Long 9月行使價85元Call的做法,每股成本不足1元。

9月結算該Call價值17.5元,盈利16.5元。

如目前建立好倉,投資者應考慮:
(一)後市回落的風險。
(二)早前升幅巨大,即使後市繼續向上,會否先整固?往後股票上升速度會否放緩?
(三)現在建立好倉的潛在盈利。
即使後市向上,情況(二)出現的概率並不少。
但如考慮第(一)及(三)兩點,Long Call這選項未必遜於買入股票。

分3次入市策略可取

從潛在盈利說起,目前Long Call仍有一定概率獲得數倍,甚至10倍的盈利。
假設用10,000元本金,最大潛在虧損10,000元,但潛在盈利可能有10萬。

如買入股票,假設股價或升20%,要賺潛在10萬元盈利,將要在現水平買入50萬元股票。對部分投資者會是一個很忐忑的決定。
雖然資產價格可升可跌,投資有出現損失的風險,但從風險及回報角度,Long Call作為好倉不見得遜於買入股票。
後市是否繼續上升取決於多項因素。但如後市續升,以下做法或能增加Long Call回報。
筆者上週二於YouTube分享過阿里巴巴一個Long Call策略。正股從上週二開市89.15元,升至上週五(27日)結算102.5元,升幅近15%。
當時提及Long 9月行使價100元Call,成本約0.1元,結算價2.5元,盈利達2,400%。因上文情況(二)的原因,現在或未能輕易複製以上盈利倍數。

但投資者可考慮運用複利效應(Compounding Effect)。
新做一個Long Call,錄得2倍回報時先止賺,然後把本金和得到的盈利,投入至另一隻Long Call。當第兩次做的Long Call升1倍時,再次止賺。然後保留一半資金,餘下資金做第三次Long Call。若這次錄得兩倍盈利,投資者總盈利達10倍。
以本金1,000元做例子,經過兩次Long Call後,可動用資金會變成6,000元。
抽走3,000元,確保最初1,000元本金不會因後續動作出現虧損,更有2,000元盈利;把餘下3,000元再開Long Call,若錄得2倍盈利,總資金將達至:2,000+9,000=11,000元。

即使第三次Long Call出現虧損,因之前抽走的資金,投資者最少仍有2,000元盈利。若第一次Long Call已出現虧損,最大潛在損失,也只是一開始的1,000元本金。

區良鍵

輝立証券業務副董事

投資經驗逾20年, 2012年開始教授期權,持有BBA Finance學位,善於結合理論及實戰需要,整合不同投資工具(股票期權、指數期權及期貨),並逢週二主持YouTube節目 《輝常策略》,分享期權攻略。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撰文:輝立証券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