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證長週期分析 港股或已見頂
週期分析是一個靜態的研究,是一個理性客觀的視角,若然能夠再配合重要價格水平「MTA信號線」,一切其實變得簡單、有效和一致。
然後,最重要的工作,是細心觀察市場的變化,例如市場寬度。
筆者自己編寫了市場寬度指標,只挑選港股中的活躍股份然後進行統計。

市場寬度轉弱只減倉不加倉
然後,筆者發現,但凡三個指標同時進入負數的時候,港股個股買上難度增加,過去都伴隨著市場調整。
而上週末發出的週報,筆者已經提出了「寬度指標轉負,個股就應該只減倉不加倉」,該指標如圖表一。
這些現象拼湊起來,讀者應該心裡有數,懂得四字真言「持盈保泰」了。
今期筆者再與讀者們,繼續探討一下長週期的分析。長期大週期(港股篇),實際上已經有了完整的講述。
現階段應持盈保泰
今期筆者想和讀者回顧一下,港股的結構和波浪劃分。
圖表二出自2024年2月之月報原圖原文。
在這一期中,筆者給出了對於港股走勢長期的看法,重點有幾個。
(一)長期走勢通道轉下。
(二)下行通道底部16,000附近已經超賣。
(三)價值中軸22,459點是反彈目標。
(四)未來市場出現貪婪的位置,也就是市場可能出現高點的位置,是26,230點附近,即紅字「極度貪婪位」。
極度貪婪位啟示
這個長期走勢,一直在每一期的月報中更新和跟進。
如今,讓讀者們再來看看,2025年9月的版本(見圖表三)。
事實上,在圖表三的報告中,筆者已指出,恒生指數26,000點目標已經到達,上方可能還有少許空間。
例如觸碰上方下行阻力線,惟明顯屬於「魚尾」了。
恐慌時買入貪婪時賣出
恒指由16,000點到26,000點,已經出現了10,000點的升幅。
筆者相信,長線投資者此時已經獲利豐厚,他們冷靜執著地駕馭著長週期,在恐慌時買入;貪婪時賣出,兩個動作,缺一不可。
假如說,未來市場還能够突破下降阻力線,那麼整個結構又會出現改變。
但是以目前來講,長週期投資者,應當按照計劃部署逐步退出而已。
然後說:「下個週期低點,我們不見不散!」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