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 資料圖片

甲骨文預繳訂單翻倍 AI熱潮下宜謹慎部署

投資

廣告

近日,甲骨文(Oracle,美股代號:ORCL)公布了最新季度財報,再次引起市場廣泛關注。財報顯示,公司季度收入達149.3億美元,按年增長12%,然而略低於市場預期的150.4億美元;經調整每股盈利1.47美元,也略低於市場預期的1.48美元。雖然數字稍微落後預期,但股價在業績公布後仍大幅上揚。究竟甲骨文本季業績有甚麽亮點,推動業績未見突飛猛進但股價仍暴漲?

市場普遍認為甲骨文本季財報中,其中一個亮點為甲骨文剩餘履約義務(RPO)數據。甲骨文本季RPO達4,550億美元,同比翻倍增長達359%,意味甲骨文已簽訂的大量合約將在未來轉化為收入。
行政總裁Safra Catz也提到,近期與幾個大型客戶簽署了總額數十億美元的新合約,為未來收入提供了可靠支撐。
在雲端基礎設施(OCI)業務方面,本季度收入33億美元,增幅高達55%,公司預計2026財年的收入將達到180億美元,比今年大幅提升近八成。這些數據自然讓投資者,對甲骨文的人工智能(AI)和雲端前景充滿期待。

利好因素已大致反映

然而,從更中性的角度來看,短期股價的上漲,筆者認為可能已反映了大量市場預期。
OCI雖然在AI模型訓練上有優勢,能提供專屬硬件資源,加快運算速度,但高端AI晶片的供應和技術門檻,仍是市場高度集中的領域。
相信讀者亦清楚,不少晶片龍頭在高端晶片市場仍佔據領先位置,而甲骨文是否短期內能躋身榜首仍屬未知之數。因此,OCI的增長潛力短期內可能會受到一定限制。
另外,與OpenAI等AI龍頭的合作雖然引人注目,簽訂了規模龐大的合約,但實際收益仍需時間落地。
AI行業變化迅速,且資金消耗大,任何技術或資金波動都可能影響收入的實現。且管理層方面,其技術領袖Larry Ellison已近80歲,未來公司接班和管理穩定性也值得關注,若然高層退任有機會掀起較大的股價回調。

雖然甲骨文的盈利預期數字亮眼,但股價的快速上漲部分反映了市場此刻的樂觀看法,而非企業技術或收入的完全落地。
中長期而言,公司可持續的增長潛力仍依賴於高端晶片技術突破、AI應用落地及雲端市場競爭格局的變化。對一般投資者而言,理解這些背後的「技術和風險因素」,比單純追逐短期股價更重要。
綜合來看,甲骨文依然是AI和雲端基建的重要玩家,其RPO數據和新合同規模令人印象深刻,但投資者仍需保持理性,不宜完全被市場熱情牽著走。
特別是考慮到目前公司市盈率高於歷史平均水平,短期內股價或許已反映大量樂觀預期,直接高追未必是最合適的策略。

若讀者對AI及雲端板塊持樂觀態度,也可考慮透過行業型交易所買賣基金(ETF)來捕捉板塊的結構性增長,而非單押在某一家公司身上。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撰文:經一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