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甚麼應看好白銀多於黃金|格爾專欄
廣告
長期讀者應該會記得筆者過往亦不時分析白銀市場,白銀是筆者除加密貨幣和美國科技股之外的另一個長線持倉,雖然只佔筆者總資產的比例不足5%,但這5%是筆者用於對冲科技業系統性風險的一個保險,筆者的一部分白銀更是以實體型式持有,即使面對天災人禍也多一分生存機會。
黃金向來是價值儲存的工具,工業用途有限,幾乎不會被消弭。而比特幣(Bitcoin)則被不少投資人視為黃金的升級版,在價值儲存的功能上,更具流動性與稀缺性,正在挑戰黃金的地位。
連續5年出現供應缺口
白銀則與黃金完全不同。它兼具避險與工業屬性,是現代工業的「潤滑劑」:太陽能電池、電動車電池、5G晶片及精密軍工設備,都離不開它。2023年太陽能產業單獨就消耗了全球超過 20%的白銀,而全球白銀市場已連續五年出現供應缺口。更關鍵的是,目前幾乎找不到可替代的材料。
投資者往往忽略一個細節:黃金的市值是白銀的數十倍。只要黃金資金中有一小部分轉向白銀,就能引起巨幅漲勢。這種「體量差」帶來的槓桿效應,很像今年以太幣追趕比特幣的走勢:起點雖小,但一旦啟動,爆發力驚人。
撰文:經一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