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甚麼應看好白銀多於黃金|格爾專欄
黃金向來是價值儲存的工具,工業用途有限,幾乎不會被消弭。而比特幣(Bitcoin)則被不少投資人視為黃金的升級版,在價值儲存的功能上,更具流動性與稀缺性,正在挑戰黃金的地位。
連續5年出現供應缺口
白銀則與黃金完全不同。它兼具避險與工業屬性,是現代工業的「潤滑劑」:太陽能電池、電動車電池、5G晶片及精密軍工設備,都離不開它。2023年太陽能產業單獨就消耗了全球超過 20%的白銀,而全球白銀市場已連續五年出現供應缺口。更關鍵的是,目前幾乎找不到可替代的材料。
投資者往往忽略一個細節:黃金的市值是白銀的數十倍。只要黃金資金中有一小部分轉向白銀,就能引起巨幅漲勢。這種「體量差」帶來的槓桿效應,很像今年以太幣追趕比特幣的走勢:起點雖小,但一旦啟動,爆發力驚人。
近期金銀比一度突破100,現在回落到86左右,但仍遠高於歷史均值60。對沖基金與華爾街分析師普遍認為,金銀比遲早要回落至70至80的區間,而這個過程意味著白銀可能升破每盎斯50美元,甚至挑戰2011年的歷史高點。
美國將白銀納入「關鍵礦產名單」,原因在於它已不只是貴金屬,更是能源轉型和國防工業的核心原料。然而,美國64%的白銀依賴進口,主要來自墨西哥、秘魯與內地。這讓白銀天然帶有地緣政治屬性,美國藉此既能加強供應安全,也能牽制中國在金屬加工鏈的影響力。
戰略物資升級棋局
更重要的是,名單一旦確立,未來對白銀加徵關稅或提供補貼都能以「國家安全」為由,繞開世界貿易組織規則。過去鋼鐵、鋁、稀土都走過這條路,白銀或將是下一個舞台。
之前看完筆者文章,而買入比特幣和以太幣獲利的讀者,不彷將小部分資金,轉移至白銀交易所買賣基金(ETF)iShares Silver Trust (美股代號:SLV),以平衡風險並鎖定部分獲利。白銀或許不該是投資組合的核心,但在黃金與比特幣已漲多之際,它正是平衡風險同時博追落後選項。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