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劇 資料圖片

短劇的火爆與未來

投資

廣告

今年內地娛樂賽道最火爆的生意是甚麽?不是電影、電視劇或綜藝,而是很少香港人有留意的短劇。讀者可能在Meta Platforms(美股代號:META)或者YouTube等平台看到二至三分鐘一集的小成本製作,背後的利潤和商業模式,原來大有學問。

短劇一般由非著名演員拍攝,幾分鐘一集,往往前8至12集免費觀看,後續則要看廣告或付費解鎖,全套可以達到100集,甚至數百集。

每集的費用由幾毫至兩元人民幣,用戶也可以選擇數10元包月或包年套餐。
短劇的劇情節奏快,往往數分鐘一個反轉,通常的故事是窮小子翻身變大富翁,又或普通文員被總裁看上的宮鬥等逆襲人生概念。

針對用戶碎片化時間

單純看作品,似乎和傳統的電視劇或電影製作沒有太大差別。
不過,短劇的定位針對用戶碎片化時間,坐車及等上菜乃至飲杯咖啡的時間,就可追上一、兩集,用戶基數非常龐大。
每集低廉的成本,也容易讓用戶產生付費欲望。

不少作品如在上線一日內,即獲得充值過千萬元,相對於拍攝成本只需要幾十萬元,可謂暴利。
除華策傳媒、檸萌影業等頭部影視公司外,中廣電傳媒和中文在線等國企或上市公司背景的團隊,也紛紛入場。
賽道火爆,但利潤也不是上文所述般高。由於短劇主要靠網絡媒體吸客,因此投資方往往需要花費大量成本賣廣告(投流)以獲取流量。

參考行業報告數據,內地短劇市場發展到現在,ROI(每1元流量投入換取的充值金額)達到1.15以上已經可以算成功。
換言之,一部拍攝成本50萬元的製作,燒500萬元廣告,實際收入可能只有550萬元,勉強收回成本,這裏還未計算播放平台和支付平台收取的費用。

走出去成新出路

綜合而言,短劇生意入場門檻並不低,真正賺錢的也不是易事。
內地的商業路徑,往往是百花齊放至有序管理,短劇生意發展到目前,已經從無序逐漸向有序靠攏。
一方面,政府部門近月推出了愈來愈多的監管文件,儘管未至於像電影或電視劇般需要層層審核,但短劇的發布不再是不理内容任意發布。

另一方面,大量企業和團隊入場,粗糙的製作逐漸被消費者嫌棄,短劇作品需要更高質的演員、劇本和製作以提升質量,產業開始邁向專業化。

有部分短劇製作公司和團隊,開始將內地的商業模式國際化。
然而,短劇模式除了要求培養用戶的消費習慣外,外國用戶內容接受程度,推廣方式都和內地有所不同,目前也看不到跑出來的產品,這點值得留意。

但這不排除是內地短劇團隊的一個出路,畢竟相對於電商出海,短劇不需要考慮供應鏈和物流,操作上相對容易很多,唯一需要顧慮的,是各國對內容審核要求。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圖片來源: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