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股難候大調整 高位買入如何自保|封面故事
要做到穩陣,第一步就是嚴謹選股。在投機氣氛濃厚的科技股中,投資者更應回歸基本分析,深入了解企業的商業模式、護城河、盈利能力及長期價值。
以「股神」巴菲特的投資哲學為例,其創立的巴郡(美股代號:BRK.A、BRK.B),主張投資一些與民生相關的股份,而且寧缺莫濫,當鎖定目標後便長線持有。其倉位中,多年來便只有蘋果,鮮聞投資其他科技股。
蘋果的強大品牌、獨特的生態系統和消費者黏性,令集團享有高利潤率,並有穩定的現金流,這些都是吸引巴菲特垂青的因素。巴郡自2016年開始投資蘋果,並一直持股至今。雖然近期略有減持,但在巴郡今年第二季度倉位中,蘋果仍然以22.3%的佔比,為集團最大的投資。
定期定額投資分散成本
然而,好公司通常估值不便宜,像蘋果今年股價屢創新高,10月曾創277.32美元歷史新高,雖然偶有回調,但幅度不大。PE長期超過30倍。
要買這類股份,一是吼股價大幅回調時買入,就像今年4月的大跌市,便是其中一個最佳入市機會。然而這些機會不多,也不知何時能出現,呆等回調可能錯過升浪,但在高位買入,又擔心一入市就跌市,資金高位鎖死,進退失據。
在此情況下,投資者一般採取以下策略,第一是分段吸納。最多人採用的是定期定額投資(DCA),即是在固定時間、用相同金額買入同一隻股份,利用平均成本法來分散風險。
此策略適合長線投資者,不能因為股價下跌而暫停買入,甚至恐慌拋售持股。因此,投資標的必需是質優股,就算股價跌都「不怕坐貨」的公司就最適宜。
進階一點的投資者,則會為投資設定止賺或止蝕,例如分階段賣出部分持倉以鎖定利潤,並提高現金比例,以便在市場回調時有「彈藥」低位吸納。
止蝕位會隨市況改變
與此同時,股民要嚴格執行止蝕。設定止蝕位有很多方法,有些人會利用技術分析,例如跌穿50天線或是橫行區支持,有些則會用回調幅度,例如高位跌15%或20%。要留意,止蝕位會隨著市況轉變而改變,不能一乘不變。
最多人犯下的錯誤就是不捨得止蝕,以期望股價回升可以追回損失,結果是愈蝕愈多。
對於經驗豐富的投資者,還可以考慮使用主動對沖工具。例如,在短期內買入小部分反向ETF,或買入看跌的認沽期權(Put Option)來為持股「買保險」。
但必須注意,這些衍生性金融商品操作複雜,且有成本,使用時必需計算清楚,否則對沖不成反令投資組合蝕錢。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