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穩定幣牌照申請全攻略:從資格流程到市場影響深度解析
回到目錄
穩定幣牌照概述
隨著香港財經事務及庫務局於2024年正式公佈《穩定幣條例》,並定於8月1日生效,香港在全球虛擬資產監管的競賽中邁出了關鍵一步。此條例為穩定幣的發行和推廣活動首次引入了專門的發牌制度,旨在將穩定幣納入正規金融體系,平衡金融創新與投資者保護。這不僅是香港金融政策的革新,更被視為對整個Web3生態、真實世界資產(RWA)代幣化乃至全球貨幣格局的戰略性試探。
香港穩定幣牌照申請全攻略目錄
香港穩定幣監管框架
香港的監管框架選擇了一個精準的切入點。根據《條例》,並非所有穩定幣都受到監管,其核心對象被限定為「指明穩定幣」。這是一個香港獨有的法律名詞,實際上指的是完全參考一種或多種法定貨幣(如港元、美元)來維持其價值的穩定幣。這種設計明確地將監管重心放在支付功能上,因為法幣掛鉤穩定幣因其價值相對穩定,最有可能被用作支付工具,一旦規模擴大,其風險將直接傳導至整個金融體系。
《條例》同時也清晰地排除了某些數位價值形式,例如中央銀行發行的數位貨幣(CBDC)、商戶的積分系統、被視為證券或期貨合約的資產(STO),以及受現有《支付系統及儲值支付工具條例》規管的儲值工具等。此外,條例明確禁止持牌人為其發行的穩定幣支付利息,以防止其被市場誤解為儲蓄類金融產品,從而鞏固其作為「支付工具」的定位。至於演算法穩定幣等價值不夠穩定的類型,則未被納入首輪監管範圍。
受規管的穩定幣活動範圍
《條例》的核心是通過牌照制度,對特定的商業活動進行嚴格規管。任何機構若想從事以下活動,都必須事先取得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發出的穩定幣牌照:
- 在香港發行指明穩定幣:這是最核心的受規管活動,直接針對穩定幣的「鑄造」環節。
- 在香港以外地區發行錨定港幣的指明穩定幣:此條款體現了香港對其貨幣主權的捍衛。不論發行地點在哪,只要穩定幣與港幣掛鉤,即便是部分掛鉤,也會被納入香港的監管範圍,以防範未經授權的機構利用「港元穩定幣」的名義在市場上牟利。
- 向公眾積極推廣上述活動:這涵蓋了市場營銷、廣告、要約等一系列分銷和零售環節,確保從發行到觸及終端用戶的全鏈條都合規透明。
總體而言,監管範圍覆蓋了發行人、平台營運商、錢包服務商等多個關鍵角色,旨在構建一個全方位的穩定幣監管生態。
申請牌照的基本要求
金管局對穩定幣牌照申請者設定了極高的門檻,旨在確保只有具備雄厚實力、完善管治和高度合規意識的機構才能入場。申請過程不僅是一次牌照申請,更是對公司資本實力、風險管理體系和營運能力的全面考驗。這也預示著,儘管市場熱情高漲,最終的「入場門票」將會非常有限。

申請穩定幣牌照流程
對於有意進入香港合規穩定幣市場的機構而言,理解並滿足金管局的嚴格要求是成功獲牌的先決條件。整個申請流程圍繞著《條例》附表2所列明的「最低標準」展開,這是一套全面且具體的審查清單。
申請資格與條件
金管局的審批重點在於申請人是否能持續滿足以下十項核心標準:
- 充足的財政資源:申請人必須具備穩健的財務基礎。
- 對應的儲備資產:這是保障穩定幣價值的基石。
- 健全的贖回機制:確保用戶權益的核心保障。
- 適當人選:要求公司的行政總裁、董事及主要控權人等關鍵人物必須具備良好的聲譽和專業能力。
- 管理層經驗:管理團隊需擁有相關的專業知識和管理經驗。
- 審慎及風險管理:必須建立並實施有效的風險管理政策,涵蓋安保、內部監控及欺詐偵測。
- 反洗錢及恐怖分子資金籌集措施:建立嚴格的AML/CFT管控制度。
- 業務活動限制:持牌人須專注於持牌穩定幣活動,任何額外業務需獲金管局同意。
- 資訊披露透明度:必須發布白皮書,並向用戶提供全面的資訊。
- 恢復與縮減計劃:制定應急預案,以應對潛在的營運中斷風險。
財務要求與儲備資產管理
財務實力是金管局考量的重中之重。申請人必須擁有不少於2,500萬港元(或等值外幣)的實繳股本。然而,這僅僅是入場門檻。更為關鍵的是儲備資產的管理規定:
- 1:1全額支持:儲備資產的總市值必須時刻不少於市場上流通的穩定幣總面值,確保每一枚穩定幣都有真實資產作為支持。
- 資產隔離:儲備資產必須與發行人的公司自有資產在法律和財務上完全隔離,存放於獨立的託管賬戶,以確保在發行人面臨財務困難時,用戶的資產不受影響。
- 高品質與高流動性:儲備資產必須是高質素及高流動性的資產,例如短期政府債券或現金存款,以將投資風險降至最低,並確保能隨時應對大規模贖回需求。
- 定期審計與披露:持牌人必須定期聘請獨立的第三方審計機構對其儲備資產進行審計,並向公眾披露審計報告、儲備資產的構成及市值。
贖回機制與風險管理
用戶的信心直接來源於其贖回權利能否得到保障。《條例》強制要求持牌人必須向所有穩定幣持有人提供在合理時間內將穩定幣贖回為掛鉤法幣的權利。此過程不得設置不合理的門檻或收取過高的費用,以確保贖回渠道的暢通無阻。同時,健全的風險管理體系是必不可少的,這包括網絡安全防護、內部控制流程以及有效的欺詐偵測系統,以應對來自內外部的各種營運風險。
資訊披露與合規義務
透明度是建立市場信任的關鍵。持牌人必須為其發行的每一類穩定幣發布詳細的白皮書,全面披露其運作機制、風險因素、管治架構等資訊。此外,關於儲備資產的管理政策、投訴處理流程及補償機制等重要資訊,也必須向用戶清晰展示。
持牌人的權利與義務
獲得穩定幣牌照意味著取得了在香港合法經營的資格,但同時也肩負著一系列持續的法律責任和合規義務。
可進行的業務活動
持牌人獲准在香港從事《條例》所規管的穩定幣發行、管理及分銷活動。這為機構提供了一個清晰的法律框架,使其能夠在合規的前提下,開展與法幣掛鉤穩定幣相關的業務。值得注意的是,若持牌人希望從事持牌穩定幣活動以外的其他業務,必須事先獲得金管局的書面同意。
持續合規要求
牌照並非「一勞永逸」。持牌人必須履行多項持續性義務,包括:
- 繳納年費:每年需繳納113,020港元的牌照年費。
- 公開牌照資訊:在所有相關的業務文件和用戶介面上,必須清晰展示其牌照編號。
- 維持最低標準:必須持續符合上文提及的各項最低標準,若預見可能無法履行,須立即主動向金管局報告。
- 變更報告:公司的地址、股權結構、董事等關鍵資訊若有變更,須及時上報。
牌照的暫停與撤銷機制
金管局擁有強大的監管權力。如果持牌人違反牌照條件、提供虛假資料、停止業務或宣告破產,金管局有權暫時吊銷其牌照(最長6個月)甚至直接撤銷牌照。這一機制確保了只有持續合規的機構才能在市場中存續。
回到目錄
對穩定幣使用者的保護
《條例》的核心目標之一是保護終端用戶的權益,為他們構建了一道堅實的法律防線。
廣告與行銷規範
條例嚴格禁止任何未持牌機構向公眾刊登關於受規管穩定幣活動的廣告。任何涉及虛假陳述、隱瞞風險或誇大回報的誘導性宣傳,都可能構成刑事罪行。這旨在從源頭上杜絕市場上的欺詐行為,保護用戶免受誤導。
儲備資產與贖回保障
這是對用戶最直接的保障。法律強制要求的1:1儲備資產、資產隔離以及獨立審計,共同確保了用戶持有的穩定幣價值有真實資產作支撐。同時,法定的贖回權利保障了用戶在需要時能將穩定幣順利兌換回法幣,這是防止擠兌和維持信心的關鍵。
投訴處理與補償機制
持牌人必須設立清晰、有效的用戶投訴處理渠道。當用戶遇到問題或產生糾紛時,有正規的途徑可以尋求解決。這提升了整個生態系統的問責性和用戶體驗。
回到目錄
金融管理局的監管權限
在整個監管框架中,金管局扮演著核心角色,被賦予了廣泛且強大的權力。
審批與發牌權力
金管局是穩定幣牌照的唯一審批和發放機構,對市場准入擁有絕對的決定權。
日常監管與調查權力
金管局的權力不止於發牌。它還負責對持牌人進行持續的日常監管,並有權進行現場檢查和非現場審查。在必要時,金管局可以啟動調查程序,其調查權力堪比「準司法」權力,可要求相關方提供證據和資料,確保監管的威懾力和執行力。
干預與處罰措施
當持牌人出現問題時,金管局可以採取一系列干預措施,包括施加額外牌照條件、發出警告、處以罰款,乃至暫停或撤銷其牌照,以迅速應對風險,維護金融穩定。
穩定幣條例的影響與意義
《穩定幣條例》的落地,其影響遠超法規本身,正深刻地重塑著香港的金融科技格局。
對香港金融市場的影響
此舉無疑鞏固了香港作為全球領先數位資產中心的地位。然而,市場競爭異常激烈。據報導,已有超過40至50家機構表示有意申請,包括傳統金融巨頭、支付機構和大型科技公司。但香港財庫局官員已明確表示,目標是在年內發出首批牌照,但數量將是「個位數」。這場「百中選一」的競賽,將確保只有最頂尖的參與者能進入市場,從而建立一個高質量、高信譽的穩定幣生態。
對Web3行業的影響
對Web3行業而言,合規穩定幣的出現是期盼已久的里程碑。它提供了一條合法、安全的橋樑,將傳統金融(TradFi)的龐大資金與鏈上世界(DeFi、RWA)連接起來。這意味著機構投資者可以放心入場,為Web3生態注入前所未有的流動性。有行業專家指出,申請者的背景多元,一半是支付機構,一半是互聯網科技公司,其中不乏中資背景的海外業務。他們申請的動機各異,有些是為了佈局跨境支付等實際應用場景,也有些可能受「公關策略主導」,希望藉此概念提升股價。但最終能否獲批,關鍵在於能否向金管局證明一個清晰、可行且具規模的應用場景。
人民幣穩定幣的可能性探討
香港的監管突破,自然引發了市場對「離岸人民幣(CNH)穩定幣」的遐想。儘管企業界對非美元結算工具有著現實需求,但人民幣穩定幣涉及更複雜的監管考量,需要與內地監管機構,特別是中國人民銀行進行協調。因此,業內普遍認為,在第一階段,金管局會採取循序漸進的策略,不太可能立即批准掛鉤人民幣的穩定幣。然而,從長遠來看,香港作為獨特的「試驗田」和「政策緩衝帶」,其在穩定幣監管上的探索,無疑將為人民幣國際化和數位化提供寶貴的經驗和參考藍本。
穩定幣是什麼?香港監管風險排名及投資機遇全攻略 (2025年更新)
穩定幣美債:美國救命稻草還是金融核彈?香港如何佈局?
穩定幣法案引爆美股新浪潮?一文看懂穩定幣概念股風險與投資策略
香港穩定幣牌照申請全攻略:從資格流程到市場影響深度解析
穩定幣股票全攻略:港美龍頭股分析監管趨勢與投資機遇
《天才法案》引爆金融革命?一文看清穩定幣概念股龍頭港美股投資全攻略
穩定幣法案全解析:從美國GENIUS法案到香港監管透視全球金融新格局
《穩定幣條例》8月1日生效 金管局今日公布發牌制度 京東已註冊「JCOIN」及「JOYCOIN」
回到目錄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如何選擇合適的穩定幣合作夥伴?
選擇合適的穩定幣合作夥伴時,首先應確認對方是否持有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頒發的有效穩定幣牌照,並在公開渠道核實其牌照編號。其次,需全面評估其儲備資產的透明度和安全性,理想的合作方應能提供1:1全額資產支持的證明,並定期發布由獨立第三方出具的審計報告。此外,還應考察其贖回機制的穩定性和便捷性,確保能隨時無障礙兌付。最後,考量其市場整合能力,例如是否已接入主流的交易所、錢包或支付網絡,以及其在市場中的聲譽和口碑。
跨境支付與穩定幣的關係?
穩定幣被視為解決傳統跨境支付痛點(如速度慢、成本高、流程不透明)的潛力方案。通過區塊鏈技術,合規的穩定幣可以實現近乎即時、低成本且全天候的點對點價值轉移。這對於國際貿易、供應鏈金融和個人匯款等場景具有巨大吸引力。事實上,提供創新的跨境支付解決方案,是許多機構向金管局申請穩定幣牌照時所提出的核心應用場景之一,旨在利用穩定幣提升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支付效率和競爭力。
未來穩定幣監管趨勢展望?
全球穩定幣的監管趨勢正朝著更清晰、更嚴格的方向發展。香港的《穩定幣條例》正是這一趨勢的代表,其強調1:1儲備金、資產隔離、用戶贖回權和全面風險管理的核心原則,預計將對其他司法管轄區產生影響。未來,我們可以預見各國監管機構之間會加強協調與合作,以防止監管套利和應對潛在的「碎片化」問題。隨著市場成熟,監管範圍可能會從目前主流的法幣掛鉤穩定幣,逐步擴展至其他類型的穩定幣,並對其在DeFi等更複雜場景中的應用制定更細化的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