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定幣美債 stablecoin

穩定幣美債:美國救命稻草還是金融核彈?香港如何佈局?

投資

廣告


回到目錄

穩定幣概述

近年,穩定幣已從加密貨幣世界的邊緣角色,迅速躍升為全球金融體系中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究竟穩定幣是什麼?它又為何與美國國債(美債)產生密不可分的關係?

穩定幣美債目錄

穩定幣的定義和特點

穩定幣(Stablecoin)是一種特殊的加密貨幣,其核心特點是價值與法定貨幣(如美元、港元)或其他資產(如黃金)掛鈎,旨在維持價格穩定。香港密碼貨幣專家高重建曾精闢地解釋,穩定幣的「底層邏輯」是將「本質」(Substance)與「形式」(Form)分離。以美元穩定幣為例,其「本質」是美元,但「形式」是加密貨幣。這使其既能擁有加密貨幣技術帶來的跨國界、全天候、交易透明等優勢,又能避免比特幣等傳統加密貨幣價格劇烈波動的弊病。

目前市場上最主流的穩定幣,如泰達幣(USDT)和美元幣(USDC),均聲稱與美元1:1錨定,並由發行商持有的美元資產作為全額儲備支持,確保用戶隨時能以1:1的比例將穩定幣兌換回美元。

即睇circle介紹

(USDC)

穩定幣的主要用途

穩定幣最初的誕生,是為了解決加密貨幣市場的交易痛點。在早期,比特幣等加密貨幣的交易流程繁瑣,且難以直接與美元等法幣交易。穩定幣的出現,充當了加密貨幣市場的「代幣」或「橋樑貨幣」。投資者可以先將美元兌換成穩定幣,再用穩定幣去購買比特幣或其他加密貨幣,反之亦然。這大大提高了交易效率和便利性。

然而,穩定幣的應用場景已遠不止於此。其高效、低成本的特性使其在跨境支付領域展現出巨大潛力。傳統的國際電匯不僅耗時長達數天,還需經過多家中介銀行,手續費高昂。相比之下,基於區塊鏈技術的穩定幣可以實現點對點的即時轉賬,費用極低,為全球企業資金調撥提供了全新的解決方案。

穩定幣市場規模及發展趨勢

穩定幣市場正以驚人的速度擴張。截至2025年,全球穩定幣市值已突破2,600億美元。權威金融機構對其未來更是充滿期待。美國花旗銀行預測,到2030年,穩定幣市場對美債的需求可能高達1.6萬億至3.7萬億美元。英國渣打銀行更指出,當穩定幣市場規模達到7,500億美元的「轉折點」時,其對美債市場和貨幣政策的影響力將不容小覷。

穩定幣美債 stablecoin (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回到目錄

美國穩定幣法案解析

隨著穩定幣市場的壯大,監管問題也浮上水面。美國正積極推進相關立法,試圖將這股新興力量納入國家金融戰略,其中《穩定幣監管法案》(GENIUS Act)備受矚目。

法案的主要內容

該法案的核心目標是為穩定幣的發行和運營建立一套清晰的規則,以保障金融穩定和消費者權益。法案規定,所有支付型穩定幣必須有100%的高質量流動資產作為儲備支持。這意味著發行商收到的每一美元,都必須對應一美元的儲備資產,並且客戶資產必須與公司運營資金嚴格隔離,禁止挪用或再抵押。

法案對穩定幣發行的監管要求

法案嚴格限制了穩定幣發行商的資格,僅允許三類主體發行:

  1. 銀行或信用合作社的子公司
  2. 經聯邦監管機構批准的非銀行金融機構
  3. 獲得州級許可並滿足聯邦標準的發行商

此外,法案要求發行商必須每月披露其儲備資產的構成,並接受註冊會計師事務所的審計。同時,發行商被視為金融機構,必須建立完善的反洗錢(AML)和制裁合規體系。

法案對科技公司發行穩定幣的規定

法案特別針對大型科技公司涉足穩定幣發行設置了嚴格門檻。這些公司必須滿足嚴格的金融合規、用戶隱私保護和公平競爭要求,以防止市場壟斷和由此引發的系統性風險。

回到目錄

穩定幣與美債的關係

穩定幣與美債的關係,是當前全球金融市場最關注的焦點之一。穩定幣發行商已悄然成為美債市場上一股舉足輕重的新買方力量。

穩定幣如何影響美債需求

穩定幣發行商的商業模式,本質上是「錢生錢」的生意。當用戶用美元向發行商兌換穩定幣後,發行商手裏便積累了大量美元資金。為了賺取利潤,他們會將這些資金投資於安全且有穩定收益的資產。在高利率環境下,短期美國國債便成為了最理想的選擇。

數據顯示,已有高達80%的穩定幣儲備配置了美國國債。市場龍頭「泰達幣」(USDT)在其財報中披露,其持有的美債規模已近1200億美元,甚至超過了德國等主權國家的持倉量。這種模式為美債創造了龐大的新需求,美國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更預測,穩定幣長遠可能為美債帶來2萬億美元的新增需求,有助於降低美國政府的融資難度。

穩定幣能否解決美債危機

儘管穩定幣為美債帶來了新買家,但指望它化解高達36萬億美元的美債危機,恐怕是天方夜譚。原因有三:

  1. 規模杯水車薪:相對於天文數字般的總債務,穩定幣市場目前的規模仍然有限。
  2. 結構性問題未解:穩定幣發行商出於流動性考慮,主要購買93天以內的短期國債。這並不能解決美國當前更為棘手的長期國債銷售難題。
  3. 資金轉移而非創造:穩定幣購買美債,只是將市場上原有的資金轉移過來,並非創造了新的資金池。市場本就不缺短債買家,缺的是長債買家。

穩定幣對美債市場的潛在風險

這種緊密捆綁的關係是一把雙刃劍。最大的風險在於潛在的「穩定幣擠兌」。一旦市場對某個穩定幣失去信心,引發大規模贖回潮,發行商將被迫緊急拋售其持有的美債儲備以應對兌付。這種集中拋售可能引發美債價格下跌和利率劇烈波動,對金融市場造成衝擊。國際清算銀行的報告警示,僅35億美元的美債拋售就足以導致收益率顯著上升,引發金融穩定風險。

回到目錄

穩定幣對金融體系的影響

穩定幣的崛起,正從多個層面對傳統金融體系構成挑戰和衝擊。

對傳統銀行業的衝擊

從本質上看,穩定幣發行商正在與傳統銀行爭奪儲戶。他們吸收公眾的流動性資金,承諾隨時兌付,這與銀行的活期存款業務極為相似。然而,他們卻不受傳統銀行的資本充足率、流動性監管或存款保險體系的約束。美銀證券的報告指出,穩定幣可能導致高達6.6萬億美元的存款流出傳統銀行體系,尤其對中小銀行的吸儲和信貸能力構成嚴重威脅。

對支付系統的影響

穩定幣正在重塑全球支付格局。其7×24小時運作、近乎即時結算且成本低廉的特性,對傳統銀行緩慢而昂貴的電匯和SWIFT系統構成了直接挑戰。對於需要頻繁進行跨境交易的企業而言,穩定幣提供了一個極具吸引力的替代方案。

對貨幣政策的潛在影響

當穩定幣市場發展到一定規模,其影響力甚至可能觸及國家的貨幣政策。如渣打銀行所預測,為了滿足穩定幣發行商對短期國債的龐大需求,美國財政部未來可能需要調整其國債發行結構,增加短期國債的發行比例,這無疑會對國家的財政和貨幣策略產生深遠影響。

回到目錄

穩定幣的風險與挑戰

在機遇的背後,穩定幣同樣暗藏著不容忽視的風險與挑戰。

擠兌風險及其影響

2022年全球第三大穩定幣TerraUSD(UST)的崩盤事件,是擠兌風險最慘痛的教訓。當時,由於市場恐慌,大量持有者集中將UST兌換成美元,引發了與其關聯的Luna幣價格暴跌,最終形成「死亡螺旋」,兩種貨幣的價值在短短一周內近乎歸零。這一事件充分暴露了即使有儲備資產,穩定幣在極端市場情緒面前依然十分脆弱。

監管合規的挑戰

在各國監管框架落地前,穩定幣市場長期處於「野蠻生長」的狀態。所謂的100%儲備,往往只依賴發行商的自我承諾和審計報告,其真實性存疑。隨著美國和香港等地推出嚴格的監管法規,市場上許多現存的穩定幣發行商可能難以達標,短期內或將引發行業洗牌,帶來不確定的市場衝擊。

與加密貨幣市場的關聯風險

穩定幣與波動性極高的加密貨幣市場緊密相連。一旦比特幣等主流加密貨幣市場出現暴跌,恐慌情緒很容易蔓延至穩定幣市場,觸發大規模贖回,進而衝擊其背後的美債等儲備資產,形成風險傳導鏈。

 (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回到目錄

香港的穩定幣發展

在這場全球性的金融變革中,香港亦不甘人後,正積極佈局,力求在穩定幣的新賽道上佔據有利位置。

回到目錄

香港穩定幣發牌情況

香港穩定幣條例概述

香港於2025年5月21日通過了《穩定幣條例》,並於8月1日正式生效。該條例旨在為法幣穩定幣發行人設立一個全面的發牌制度和監管框架,確保在港發行和運營的穩定幣安全、可靠,從而保護投資者並維護金融穩定。

香港發展穩定幣的戰略意義

對香港而言,發展穩定幣不僅是順應金融科技趨勢,更是提升金融基礎設施、回應國策的重要舉措。通過建立一個受規管的穩定幣生態,香港可以為企業提供更高效的跨境支付和資金管理工具,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對傳統美元及SWIFT系統的依賴。雖然港元穩定幣的市場規模短期內難以與美元穩定幣匹敵,但其戰略意義深遠。

香港穩定幣與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香港正透過「穩定幣發行人沙盒」計劃,穩步推進穩定幣的試點工作。目前,已有京東幣鏈科技、圓幣創新科技,以及由渣打銀行、Animoca Brands和香港電訊組成的合資公司等機構率先參與。螞蟻國際等巨頭也表示將在條例生效後盡快申請牌照。這表明香港正吸引全球頂尖的金融和科技機構,共同建設一個合規、創新的數字資產樞紐,這將進一步鞏固和提升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

回到目錄

穩定幣的未來展望

展望未來,穩定幣無疑將繼續在全球金融體系中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

全球穩定幣市場的發展趨勢

全球趨勢正從「野蠻生長」轉向「監管下的繁榮」。以美國和香港為代表的主要金融中心相繼出台監管框架,標誌著穩定幣正被納入主流金融體系。傳統金融巨頭如渣打銀行的積極參與,也預示著機構化、合規化將是未來發展的主旋律。

穩定幣在跨境支付中的應用前景

隨著技術的成熟和監管的完善,穩定幣在跨境支付、國際貿易結算和普惠金融等領域的應用將會更加廣泛。它有望打破現有支付體系的壁壘,為全球經濟活動注入新的效率和活力。

穩定幣對全球金融體系的長期影響

總括而言,穩定幣是一項兼具巨大潛力和潛在風險的金融創新。它既可能成為美國在數字時代延續其美元霸權的新工具,也可能因其內在的風險而對現有金融體系造成衝擊。其最終走向,將取決於全球監管機構能否在鼓勵創新與防範風險之間找到精妙的平衡。對於香港而言,抓住這一歷史機遇,積極而審慎地發展穩定幣,將是其在未來全球金融格局中保持競爭力的關鍵所在。

穩定幣是什麼?香港監管風險排名及投資機遇全攻略 (2025年更新)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穩定幣發行商為什麼要買美債?

主要是為了賺取利息。穩定幣發行商在收到用戶的美元資金後,會將這些資金投資於安全且能產生穩定收益的資產,而短期美國國債是理想選擇。這部分利息收入是發行商的主要利潤來源,因為他們通常不需要向穩定幣持有者支付利息。

穩定幣真的能解決美國的債務危機嗎?

基本上不能。雖然穩定幣為美債創造了新的需求,但這種需求主要集中在短期國債,無法解決美國更為棘手的長期國債銷售問題。而且,相對於美國超過36萬億美元的總債務,穩定幣市場的規模仍然是杯水車薪,無法從根本上化解危機。

香港發展穩定幣有什麼好處?

香港發展受規管的穩定幣市場,有助於升級其金融基礎設施,鞏固其國際金融中心和數字資產樞紐的地位。對企業和個人而言,這能提供更高效、低成本的跨境支付選擇。對香港整體而言,這是順應全球金融科技趨勢、保持國際競爭力的重要戰略佈局。

圖片來源: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