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途证券 提前收好這份交易指南!傑克遜霍爾年會即將來臨,鮑威爾講話成焦點

提前收好這份交易指南!傑克遜霍爾年會即將來臨鮑威爾講話成焦點

投資

廣告

全球央行年度盛會——傑克遜霍爾央行年會即將拉開帷幕!

鮑威爾將於美東時間8月22日上午10點(北京時間8月22日晚上10點)在Jackson Hole全球央行年會上發表主題講話。本次會議的主題是:「經濟展望與框架審查」。

對於華爾街而言,過去幾十年除了雷打不動的每年八次聯儲局議息會議外,在央行宏觀貨幣政策層面最為受到矚目的,或許就當屬一年一度Jackson Hole全球央行年會了。

Jackson Hole全球央行年會為什麼備受業內關注?
翻看歷史,人們很容易就能找到答案:在Jackson Hole全球央行年會上發表主題演講、透露貨幣政策的轉變,一直以來都是央行行長們的悠久傳統,尤其是歷任的聯儲局主席。

需要注意的是,近幾年鮑威爾在傑克遜霍爾年會講話附近,美股市場時常出現巨震。

例如2022年,鮑威爾的演講嚇崩了美股,在短短9分鐘內,「痛苦」的主題直接導致美國三大股指在當天重挫3%-4%。

2023年市場波瀾也不小,不過發生在鮑威爾講話的前一天週四,道指當日創下五個月最大點數跌幅,納指跌近2%。

2024年,鮑威爾發出最強烈的減息信號,當日標普升逾1%,到了去年9月,聯儲局最終確實啟動了一系列減息行動中的首次減息,且一出手就是大幅度的直降50個基點。

當然,目前的一個好消息是,從歷史上看,除了2022的Jackson Hole全球央行年會引發美股暴跌外,這場一年一度的央行盛宴整體對美股依然是有利的。

定調9月減息的時刻?
從利率市場的定價看,目前市場預計聯儲局下個月減息25個基點幾乎已板上釘釘,且年底前至少還會再減息一次。

對於鮑威爾本週這場備受矚目的講話,不少投資者預計,鮑威爾將試圖避免徹底動搖市場的利率押注,但同時可能也會提醒外界,9月17日下次聯儲局決議的政策決定將取決於該會議前的數據報告,以確認勞動力市場是否正在降温且通脹是否得到控制。

考慮到距離9月會議還有一系列數據尚未公佈,野村預計鮑威爾不會在週五給出「明確承諾」,美銀甚至預計鮑威爾會秉持強硬的鷹派立場,與市場的寬鬆預期相悖。大摩則預計,鮑威爾會在講話中繼續強調通脹風險,抵制市場的減息預期。

此外,除了有關政策利率路徑的暗示,市場還預計鮑威爾將利用此次講話,就聯儲局正在進行的政策框架審查提供更多線索。

野村預計,今年的審查可能會在很大程度上撤銷2019年的框架改革,以更均衡地反映當前通脹和利率面臨的風險。

具體而言,FOMC可能會放棄「靈活平均通脹目標制」,並重新承認緊張的勞動力市場是通脹壓力的來源之一。此外,審查可能還會明確指出,貨幣政策需要將持久的供應沖擊所引發的通脹壓力納入考量。

投資者應如何利用期權投資?
當前,市場焦點不僅在於「是否減息」,更在於鮑威爾講話的措辭與邏輯。若其立場偏鴿,市場將提前 price in 減息預期,帶動債券收益率下行、美元走弱、風險資產短線走強;反之,若偏鷹,則收益率上行、美元走強,風險資產承壓。

如果投資者預測此次措辭會偏鴿,從而推動美股走高,則可以採取牛市看漲期權價差。即:

目標:您預計市場將繼續保持上漲勢頭,那麼此策略是合適的。

策略:買一張行權價較低的call,並賣出另一張行權價較高的call,兩者的到期日相同。

優勢:盈虧有限。如果正股上漲,賣高行使價Call B的部分,限制了最大獲利。最大盈餘=[(Call B行使價-Call A行使價)-淨期權金]*合約乘數*合約數。若正股下跌,最大虧損有限,最大虧損=淨期權金支出*合約乘數*合約數。

例如:如果您認為標普500指數將會上漲,您可以以較低的行權價(例如 6300)買入看漲期權,並以較高的行權價格(例如6600)賣出看漲期權。

如果投資者預測此次措辭會偏鷹,導致美股回調,則可以採取保護性認沽期權。即:

目標:如果您想防範潛在的下行風險,此策略會很有用。

策略:購買您已經擁有的股票或指數的看跌期權。

優勢:這提供了下行保護,確保您可以以看跌期權的行使價出售標的資產,從而限制潛在損失。

例如:如果您持有標普 500 指數的頭寸並擔心潛在的短期下跌,您可以以略低於當前市場水平的執行價格購買看跌期權來對沖您的投資組合。

整體來看,在傑克遜霍爾會議之後,市場人士很可能會馬不停蹄地聚焦於9月5日公佈的8月非農就業數據,看其是否會為9月放鬆政策鋪平道路,並可能預示著甚至可能意外減息50個基點的可能性。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多位投資者和交易員表示,在上週強勁的PPI報告之後,如此大幅度的減息目前來看還不太可能。

風險提示:上文所示之作者或者嘉賓的觀點,都有其特定立場,投資決策需建立在獨立思考之上。富途將竭力但卻不能保證以上內容之準確和可靠,亦不會承擔因任何不準確或遺漏而引起的任何損失或損害。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