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匯未來去向懸而未決 關鍵在2大因素|封面故事
投資者憂慮美國勞動力市場可能正處於更嚴重惡化的邊緣,市場幾乎一致認為,聯儲局將於下週會議上至少減息25個基點,部分資金甚至押注更大幅度的減息。美元整體走勢疲弱,受疲軟勞動力市場數據影響,指數在上週後段跌破自7月低點以來的上升趨勢,跌至97.5關口。
對於美匯後市,獨立外匯商品分析師盧楚仁(Jasper)不敢斷言,他提醒,投資者要特別留意聯儲局議息會議後的表態。若然聯儲局減息超過市場預期,或者鮑威爾在會後的發言放鴿,美元或會持續受壓。相反,若聯儲局保持觀望,美元則可能迎來反彈。他指出,美元對減息的預期其實早已反映在價格之中:「市場從今年到現在,根本一直都是炒減息。」
他表示,美元指數的重要技術支持位在96.37。上一次美元指數跌至該水平後,隨即迅速反彈並升回100以上。因此,市場需關注這一位置能否再次守穩。倘若特朗普關稅官司出現對美元不利的壞消息,該支持位或難以維持,屆時美元指數可能會下探至下一個支持區間94.66附近。
關注關稅官司
除了利率走向,Jasper提到另外一個值得關注的走勢——特朗普關稅政策面臨法律挑戰。上週五(5日),聯邦巡迴上訴法院裁定特朗普無權實施多數關稅措施,其後特朗普政府已上訴至最高法院。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上週日(7日)表示,有信心勝出;又提到一旦敗訴將被迫退還約一半的關稅,這對財政部來說,將是嚴重的打擊。
Jasper表示,目前還未知道具體的審訊日期,然而一旦特朗普輸的話,「這無疑對美匯來說,甚至對美國金融市場來說,都屬於一個災難。」不過,如果按照正常程序,最高法院可能需要到明年初夏,才有可能作出裁決。
貝森特表示,將裁決推遲到2026年6月,屆時可能會有7,500億至10,000億美元的關稅已經徵收完畢,到時候若取消這些關稅,可能會造成重大混亂。美國債務危機亦是影響美匯波動的一大重點,全球最大對沖基金橋水基金(Bridgewater Associates)創辦人Ray Dalio日前接受外媒訪問時表示,相信在三年左右,美國便會出現債務危機,屆時將影響美元地位。
美債危機遠低於法英日
不過,Jasper認為美債危機遠低於法國、英國和日本本土問題。他指出,法國目前政治真空,預算案停擺,債務危機風險最大;其次是英國,因為示威與財赤惡化加劇市場憂慮。相比之下,美國債務問題仍然可控。不過,他亦提醒,一旦特朗普官司敗訴,失去關稅收入甚至需要退回稅款,美債亦可能遭受拋售壓力:「特朗普敗訴,美債拋售壓力應該非同小可。」
法國總理貝魯領導的政府於週二信任投票中,以364票對194票失利,上任僅九個月便被迫辭職。貝魯因提出440億歐元增稅與削減開支的預算方案,計劃將赤字降至4.6%,引發議會強烈反對,最終下台。
法國政壇陷入混亂,現時國民議會三分格局僵持,赤字問題嚴峻,債務規模達國內生產總值(GDP)的114%,為歐洲第三高。即使法國總統馬克宏週二點名國防部長勒科爾努(Sebastien Lecornu)擔任新總理,但預計亦難以解決議會僵持局面,以及債務危機。
除歐洲外,近日亞洲同樣出現政治動盪。日本首相石破茂宣布上週日(7日)辭職。在其任內,日本物價節節上升,引來選民不滿,故市場一直展望日本央行何時再度加息,以壓抑通脹。在石破茂宣布辭職後,日本央行官員對媒體表示,儘管首相辭職帶來政治不確定性,但在經濟數據穩健、通脹持續達標的背景下,今年內仍可能再次加息,最快或在10月就可啟動。
Jasper指出,未來日本央行的決策,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聯儲局會後聲明的取向。若會後聲明明確表示未來將陸續減息,甚至每次都會減息的話,日本央行將「加又死,不加又死。」他解釋說,倘若日本央行選擇加息,將可能引發市場「拆倉」,對全球金融市場造成動盪;若選擇不加息,則本地通脹有機會進一步升溫,亦屬不利局面。
「要解決這個難題,較理想的情況是日本央行能與聯儲局保持溝通。例如,如果聯儲局明確表示不再減息,日本央行才啟動加息,這樣的安排便會較為恰當。」技術層面上,他指出圓匯短期的阻力位在145附近,若突破有望下探143水平;反之若走弱,則可能試149大關。
人民幣後市仍有上升空間
展望其他主要貨幣走勢,Jasper提及人民幣後市仍有上升空間,但中央會關注升幅是否過快:「始終無論股匯都好,升得過多或跌得過多,中央都不想的,都希望維持穩定。」Jasper表示,人民幣匯價若在後市持續上升,首先需留意美元兌人民幣7.085這一關鍵。若人民幣升至該位置,中央容許其進一步走強,下一個值得關注的重要水平,將在6.96附近。
至於歐元,雖受惠於美元弱勢,但法國債務問題令升勢受限,1.183成為重要阻力。如果升穿,下個位可以看1.191。如果歐元再升,可能1.2266才有阻力。
瑞士法郎則表現突出,他提到如果純粹以貨幣排名來計算,瑞士法郎短期內可以繼續跑贏。他建議投資者可以考慮交叉盤策略:「瑞士法郎跑贏的話,同屬歐洲貨幣的英鎊、歐元應該就不夠瑞士法郎鬥。所以可以在這方面做些交叉盤,沽歐元、沽英鎊,來捕捉瑞士法郎。」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