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樓換貨時機之我見|林伯專欄
廣告
這邊廂保安龍頭「國民警衛」傳清盤;那邊廂首創「冰皮月餅」的大班麵包西餅宣布全線結業。記得海皇粥店和餐飲品牌景樂集團才剛剛倒閉或結業,接著就到今個中秋連冰皮月餅都「無得食」,遲少少會不會連保安都「唔見人」。筆者心想,香港經濟真的那麼差嗎?
正常沉思之際,又記起不知那裡來的一句——真正重要的東西,總是沒有的人比擁有的人清楚;又想起鄭國江先生的歌詞——《阿信的故事》中的幾句「誰會珍惜當你還擁有 將要逝去總想挽留」。
正在細味語義之間,「做人不要太灰。」朋友一句大大力拋過來,筆者如夢初醒。「喔!怎樣?你近來好嗎?」筆者回話。
政策大浪打過來
友人說:「我不太好喔!看到政府憲報刊登《簡樸房條例草案》,個心都離一離。你都知啦,我人又老,又差不多退休,無得搵錢啦。之前以為買舊樓收租,都可以叫產生正現金流,但一個政策大浪打過來,我都唔知點算。你有無建議?」
筆者近期無留意太多,故即時翻查新聞及資料。原來政府上週五(6月20日)憲報刊登《簡樸房條例草案》(《條例草案》),旨在為出租住宅樓宇分間單位引入規管制度,以確保分間單位能提供安全和合理的居住環境,全面有序處理劣質「劏房」這個「老大難」的問題。《條例草案》將於7月9日提交立法會進行首讀及二讀。
撰文:經一編輯部圖片來源: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