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捷安康

拆解藥捷安康妖股化|徐風專欄

投資

廣告

半新股藥捷安康(02617)於9月中成為港股矚目焦點,其股價開盤後一度爆升近60%,達679.5元,隨後股價急轉直下「直插無水花」,曾由歷史高位大幅下跌逾60%,低見165元,日內波幅超過500元。最終收市藥捷安康暴挫53.7%,報192港元,成交額高達45.4億元。公司於當日中午發布公告,與大部分曾經歷股價波動的上市公司相若,聲稱不知悉股價及成交量異常波動之原因,亦無任何內幕消息需予披露。

藥捷安康自公開招股(IPO)階段即展現出「妖股」特徵,似乎有莊家透過精心設計的貨源控制機制,奠定了後續的股價操縱基礎。

引入多位基石投資者

公司上市前,供股東認購的H股僅1,528萬股,佔已發行股本3.85%;其餘股份為原有非上市股本及上市後轉換H股,這批股份受到中國《公司法》約束,設有一年禁售期。因此,上市後僅得新發行的H股可供市場流通。

為進一步鞏固貨源,公司引入了康方生物(09926)等多位基石投資者,合計認購近980萬股新H股,佔新發行總額64%。這些股份納入國際發售部分,並設六個月禁售期,從而鎖定大部分新股,僅餘約550萬股供散戶認購。

同時,承銷商運用「套路回撥」強化控制。新股發售分為公開認購及國際配售兩個途徑,原比例為1:9。若國際配售足額且公開認購超額,可啟動回撥,將部分國際股份轉移至公開部分,最多調整至5:5,以平衡機構與散戶利益。然而,此機制存有漏洞:倘若國際配售不足額,即使公開認購超購,回撥後公開部分最多僅佔20%。

藥捷安康公開認購超購逾3,419倍;國際配售僅0.97倍,精準維持在微幅不足狀態,致公開部分僅305萬股(佔總新股20%),以招股價13.15元計,總值約4,000萬元。其餘1,223萬股分配至國際配售,扣除基石投資者後,僅餘不足250萬股相對流動。若這些股份均落入莊家及其友好手中,意味僅得上述的305萬股「不受控制」,但僅佔已發行股本不到1%,故極易受操縱。

上市首日,股價即飆升逾78%至23.5元,其後因供應稀缺持續拉升,8月下旬納入恒生指數中小型股指數,成為「港股通」標的,股價持續上升,更容易吸引內地散戶入場。

毋須進行套路回撥之患

這批新入場高追的內地股民,以及一眾FOMO的投資者,紛紛墜入疑似「殺豬盤」的陷阱。反之,藥捷安康即使當日收報192元,仍較招股價高逾13倍,恴味國際配售的投資者及莊家仍有大量「水位」;而基石投資者或可能與投行簽訂衍生工具協議,規避禁售限制並鎖定高位套現,成為大贏家。

新股「貨源歸邊」已經演變為莊家套利的工具。然而,港交所(00388)8月IPO改革後,公開發售比例可定死至10%,令保薦人友好及莊家均毋須進行「套路回撥」,就可在上市前集中貨源,任由莊家將股價舞高弄低,似乎是不進則退。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撰文:徐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