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仔 結業潮 資料圖片

財仔結業潮 百上加斤

投資

廣告

近日有本地傳媒報道,據公司註冊處數據,2023年持牌放債人數目按年減少144間,至2,270間,今年1月份再減少至2,254間,即累計160間「財仔」結業,主要受累香港利率抽升,令財務公司受到打擊。「春江水暖鴨先知」,財務行業與市民的經濟狀況息息相關。多位資深財務業的從業人士,今年初已向筆者透露,目前整個行業已陷入難關,除了經濟狀況問題外,也關乎監管政策一直收緊。

過往財務公司被稱為「大耳窿」,整個行業魚龍混雜,在市民眼中形象很差,而且的確大部分是與社團有關。

最高利率下調至36厘

在1997回歸前後,當時港府為整頓治安,警方高層與社團有默契,允許這些財務公司走上地面,接受政府監管,並限定年利率最高為60厘,已較「大耳窿」的行規「九出十三歸」(即借90元還130元,利息另計)低了很多。

在行業「洗白」以後,隨經濟蓬勃發展,不斷有來自其他行業的新投資者加入財務行業,而持牌人數目也由之前的幾百間,增加到超過2,000間。

據政府數字,至2021年底,財務公司的客戶貸款總額為2,183億元,只是銀行業貸款總額的3%。

雖然放債總額較少,但參與的財務公司數目眾多。據公司註冊處數字,至2023年8月持牌放債人(即財務公司)數目為2,330個。

然而,自2023年1月起,政府規定財務公司最高利率由60厘下調到36厘。

該行家坦言,在這個水準,合規經營是無利可圖,今年內結業的財務公司逾百間。

他警告,如果整個行業都消失,市民只能靠沒有監管的地下金融解決融資需要,會更加沒有保障。

另外,政府要求財務公司必須每年續牌,隨著政府對續牌要求不斷增加,目前一間財務公司續牌的費用,需要至少30,000至40,000元,包括8,800元的政府收費,約20,000元的審計費用(中小型財務公司計),以及約10,000元的反洗錢獨立審計評估等。

信貸資料平台成本高昂

目前香港2,000多間財務公司,大部分都是小規模經營,單單一個續牌費用,可能已佔去利潤的一大部分。

對財務公司經營者來說,更影響成本的是信貸資料平台(MCRA)。

銀行查核借款人的信貸資料,一般使用環聯信貸資料庫(TransUnion, TU)資料,但由於系統成本昂貴,大部分財務公司採用的,是各種平價版的信貸系統。

近年政府要保障客戶私隱,期望財務公司安裝包括環聯信貸在內的多個信貸資料平台。

跟據行內人士計算,MCRA費用包括獨立審計評估、接駁系統及系統維護三部分,市場估計需要額外付出費用可能超過百萬元。

業界人士估計,如果政府強制要求所有財務公司必須加入MCRA,估計引發更多公司結業。

由於政府在推廣MCRA非常積極,大部分財務公司現在都只能觀望事態發展,而不敢擴展業務,甚至有部分投資者及經營者萌生退意。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撰文:經一編輯部圖片來源: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