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circle都在打回原形

連Circle都在打回原形|傅允軒專欄

投資

廣告

美國「穩定幣第一股」Circle (美股代號:CRCL)在6月上旬掛牌上市,一度惹來全球瘋搶,短時間內炒高數倍。惟股價在7月18日單日轉向之後便一直下跌,「雙尖頂」已經成形,如果真的能夠完成量度跌幅,重返上市的水平,以跌落神壇來形容也不為過。

已經說過無數次,如果美國不放寬對「洗錢」的監管,那對於用家來說,美元穩定幣相對美元的分別,就只有便捷一點而已。
情況大概就像,本港從舊有的銀行轉賬,進步至「轉數快」差不多,雖然屬於一個突破,但不會有人因為轉數快而大幅增持港元。
如果美國沒有放寬對美元穩定幣的洗錢監管,那美元穩定幣的發行人,必須提供比美元更高的回報,才會對用家有較大吸引力,去轉用其穩定幣。
又或者,以A公司發出的美元穩定幣,購買A公司的產品會有優惠,都對用家會有吸引力,不過這些都是從銷售層面著墨,並非那門子的驚天大變革。美元穩定幣往後會不會有階段性的突破發展已是後話,以目前的牌面來看,不足以支持Circle的股價,短時間內爆升幾倍。

人民幣穩定幣焗贏

反過來說,人民幣穩定幣的概念,絕對比美元穩定幣的概念強勁得多。筆者甚至認為,穩定幣這門產物,根本就是誤打誤撞專為人民幣度身訂做的。而且美國對美元穩定幣的熱衷態度,逼使本來對加密貨幣傾向保守的中央,不得不積極應對,有點「焗住贏」的感覺。
本港的穩定幣概念股,如果炒的純粹是港元穩定幣,筆者認為可以不理。再以一年前發行的比特幣交易所買賣基金(ETF)為例,對於國際投資者來說,既有美國推出的美元比特幣ETF,那就沒有必要認購香港推出的港元比特幣ETF。
筆者連美元穩定幣也不看好,自然也不會覺得港元穩定幣有甚麼大不了。

所以如果要炒本港的穩定幣概念股,必須是人民幣穩定幣的概念股才有數圍,所以筆者一直所炒的,都具備基本的「人民幣」概念。
特別是中資背景的大機構,如果同時有香港子公司在營運相關業務,都應該看高一線。
其他本地薑,由於欠缺營運「人民幣」的背景支持,估計充其量只能藉穩定幣虛炒一轉,並不是實業股。
自從本港《穩定幣條例》在上週五(8月1日)生效後,相關股份全線錄得好消息出貨現象,這是筆者預期之內,反正這些概念股早已錄得巨大的累積升幅,藉個機會回調一下,再也正常不過。
只是正如上文所述,如果這些穩定幣概念股,不具備「人民幣穩定幣」的營運潛力,那這一轉下跌,就的確有可能不是普通的回調,而是實實在在的從此炒完。

由於筆者早前預計市況會有進一步的調整,已經把大部分的持貨沽出,所以錯過了最近一星期的升市。某些筆者一直看好的股份,例如泡泡瑪特(09992),筆者便錯過了早前趁低吸納的機會。
某幾隻龍頭的人民幣穩定幣概念股,估計在調整之後,還有再創新高的可能,不過應該不是當前這一轉升市的重心。反而早前提過的快手(01024) ,近日股價突破了長線橫行阻力,具備圓底炒上的潛力,有機會持續跑贏大市。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撰文:經一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