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價 衝高 一項槓桿投資工具,簡單來說就是投資者只需支付一小部分的保證金入場費),即可進行相對大額的交易。

金價衝高未陷泡沫 金融秩序重新開始

投資

廣告

金價近期再度飆升,短時間內不斷創新高,市場開始思考這波漲勢是否會應驗「事不過三」的幸運定律,還是正逐漸走向泡沫邊緣?

這是黃金價格過去50年來第三次重大突破,前兩次分別發生在1979至1980年,以及2010至2011年。當時金價在短時間內翻倍,但最終都以劇烈回調告終。
今次是歷史重演,還是邏輯轉變?上世紀70年代末,人們擔心美國聯邦儲備局會喪失獨立性,受到政治操控;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則擔憂量化寬鬆會導致貨幣大幅貶值。
但這兩次擔憂最終皆未成真。80年代,時任聯儲局主席沃爾克強硬加息,即使面對經濟衰退也堅持壓制通脹,金價隨即腰斬。2011年之後,儘管全球實施寬鬆政策,通脹始終未如預期般失控,金價也進入長達五年的下行週期。

支持這波金價上漲的理由與過去有所不同。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其外匯儲備遭西方凍結,這促使許多新興市場央行重新審視美元資產的安全性。黃金因此被視為美元替代品,以及主權安全儲備的首選。
此外,投資者也對聯儲局的獨立性、美國政府的債務規模與潛在政治風險感到擔憂。這些因素讓黃金不僅是避險資產,更成為對「制度性風險」的對沖工具。
然而,這些擔憂在過去兩輪金價大漲時也存在,且最後未引發預期中的經濟崩潰或高通脹。因此,這次是否真的不同,仍有爭議。
金價的短期上漲節奏也開始呈現投機跡象。今年8月以來,市場預期聯儲局將轉向寬鬆,推動金價大幅上升,從聯儲局主席鮑威爾在Jackson Hole會議講話至今,金價已累計漲28%。然而,

債券市場與美元並未同步反映這種通脹預期,反而顯示市場仍相信通脹將受控。
更明顯的是,投資者整體風格轉向激進。投機性股票、高風險交易所買賣基金(ETF)與金礦股明顯領漲,黃金可能只是順勢被捲入這場風險資產熱潮中,近期漲勢或是由市場熱錢推動。
高盛研究指出,黃金在全球資產組合中的配置比重已從4%升至6%,創1986年以來新高。雖仍遠低於1980年泡沫時的22%,但投機氣氛已有抬頭跡象。

買黃金是保值還是泡沫

筆者認為,黃金仍是長期對抗貨幣貶值的有效工具。主要是對政府債務與貨幣體系不信任的保險交易。當前金價上漲,既有結構性風險對沖的合理性,也不乏價格飆升引發的投機心理。

目前黃金將重新成為投資者核心資產配置的一部分,泡沫預期的情況或許尚未成立。
從技術分析層面來看,本週金價可能因貿易戰緩和而出現短期回調,目前支撐區間為每盎斯4,135美元,上方關鍵阻力為4,380美元(歷史新高);預計本週金價將在4,180至4,328美元之間區間震盪整理。

Katie Tang

英皇金融集團

特約分析師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撰文:英皇金融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