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倉或短倉選擇︳林日文專欄
回看這次小米的升浪,始於6月16日董事長雷軍透露小米將會推出新車「YU7」,那天股價由開市的51.95元,反覆上升至收市的54.15元。
往後,在上週一(6月23日)上午小米再公布新車款的正式發布日期為同月的26日晚,股價就一直升至上週五(27日)的開市價61.45元。
再比較一下,這段時間小米的股價亦跑贏恒生指數的升幅。
返回主題,如果一看到這些資訊,看好的話應該買入認購期權,還是造認沽期權短倉好呢?
這個問題還要考慮風險回報,且與行使價的選擇有關。
如買入認購期權,用50元這個合理價內的行使價作例子,這也是近兩個月大約的股價低位,6月27日到期合約在6月16日的開市價格及結算價,分別為3.4元及4.65元。
價內期權升幅不多
這期權金即日升幅為36%,因為是價內期權,升幅相對不算多。
至於若持倉到新車正式發布後,即上週五,當天亦是此期權的到期日,不平倉的話,到期價內期權會自動行使。
用當天正股收市價計算(58.95元-50元-3.4元),每股相等於賺取5.55元,即163%回報。
用認沽期權短倉在相同時期,可賺取近似的期權金嗎?
行使價57.5元的6月到期認沽期權,在6月16日的開市期權金為6.2元。
由於到期正股收市價高於行使價,期權合約沒有被行使,收到的期權金6.2元為淨收入。
但要留意,期權短倉有按金要求。
這合約在開倉日的按金為每張約11,000元,開倉時實際要投入的最少按金是11,000元-期權金6.2元×1,000=4,800元。
這樣的價內期權,如果股價走對了方向,收到的期權金及回報率都能和長倉(此例子為認講)相近,但風險就大不同。
上面的例子即使正股下跌,長倉最多會蝕期權金每張3.4元×1,000=3,400元。
至於價內認沽期權短倉,簡單計算就是正股每下跌1元,期權價就會相反每張蝕1,000元。
以今次小米的例子說明,看好股價在短線會顯著上升的,認購期權長倉的風險回報會優於短倉。
另外,讀者可留意往後即時新聞,對股價的影響,以至在期權策略的選擇。
林日文
輝立証券衍生工具部經理
證監會持牌人士,從事金融行業十多年。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