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陽燭系列總結分享
連同今期文章,此系列筆者用了74篇文章作解說,歷時接近17個月,較「技術指標」(第二象限)系列用了超過15個月作探討,多了一個多月,與本系列首篇文章時表示兩個象限的探討日子相若,算是乎合預期。
本系列在講解了陰陽燭的結構,以及陰燭和陽燭的定義後,隨即進到陰陽燭的11種基本形態分享,就是陰燭和陽燭各五種形態,以及沒有燭身的十字星。
整固形態佔重要席位
之後來到陰陽燭「反轉形態」教學,以形態所需陰陽燭數目構成作分類,相對有一枝、兩枝、三枝,以及三枝以上四個類別。
接著便是「整固形態」,未計今期用了22篇講解,佔總體74篇近三成。
可見雖然關於「反轉形態」撰文41篇佔整體逾五成半,實則「整固形態」於陰陽燭教學的位置不容忽視。皆因不論股指或個股,走勢都可分為三種,就是升市、跌市和上落市。
市場將這種走勢稱為「整固」,適用於陰陽燭「整固形態」分析,幫助投資者嘗試揣摩於股指或個股整固完成後,傾向出現上升還是下跌走勢。
若跟「反轉形態」一樣,同以所需陰陽燭數目構成作分類,相對有兩枝、三枝,以及三枝以上三個類別。
其中由兩枝組成有頸上線、頸內線和戮入線三種形態,早前已表示屬於整固後預示性偏弱形態,所以若未能全然掌握全數16種形態,可留到最後才消化。另想指出本系列最後分享的兩種形態,「高位三線反擊」和「低位三線反擊」均未有提供個案研究,皆因出現機率偏小,反映學習的重要性也較低。
按著形態涵蓋陰陽燭數目愈多,資訊提供愈豐富的原則,上升三部曲、執墊和下跌三部曲同是由五枝陰陽燭組成,故此筆者認為是首先需要學好的三種形態。
至於「反轉形態」亦可考慮由兩枝陰陽燭組成的形態學起,即使不計一枝陰陽燭組成的四種形態,其餘合共也不少於30種,認為可先選學市場較多關注的形態,兩枝陰陽燭有破腳穿頭、穿頭破腳、身懷六甲和十字胎。
三枝陰陽燭有早晨之星、黃昏之星、晨星十字、夜星十字、三白兵和三飛烏鴉。待學會以上各形態後,再看三枝或以上的塔形和鍋形。
除了上述形態外,市場亦認為在「反轉形態」中,曙光初現及其倒掛形態烏雲蓋頂預示「轉角」的參考性也甚高,同以兩枝陰陽燭組成。
當掌握筆者提出的各種兩枝陰陽燭形態後,仍是意猶未盡,也可了解這兩形態後,再進入三枝和三枝以上組合的學習。而繼「價量關係」、「技術指標」和「陰陽燭圖」後,筆者仍會講解技術分析,就是第四象限的「圖表形態」。
到底有多少個大類、大概會講解多少種形態及探討的時期預算,留待下期與讀者逐一分享。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