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21年新高︳首季負資產增至4萬宗 金管局稱銀行風險可控
負資產個案激增 樓價下跌為主因
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4月30日公布,2025年第一季末負資產住宅按揭貸款(RMLs)達40,741宗,較2024年第四季的38,389宗增加2,352宗(+6.13%),創2003年第二季(約106,000宗)以來21年新高。負資產總額增至2,059億港元,按季增108億元(+5.54%),無抵押部分增至164億元(2024年第四季為145億元)。金管局指出,期內住宅樓價下跌1.7%,負資產上升屬預期,主要涉及高按揭成數的銀行職員住屋貸款及按揭保險計劃貸款。
按揭市場數據與風險評估
第一季拖欠三個月以上負資產按揭貸款比率微升至0.17%(2024年第四季為0.15%),整體按揭貸款拖欠比率為0.13%,經重組貸款比率接近零,顯示大部分借款人能如期還款。金管局強調,銀行按揭業務風險可控,未見系統性危機。
- 新申請與批出:3月新申請按揭貸款8,456宗,按月升29.3%;新批出按揭貸款額247億元,按月跌5.3%。一手市場批出貸款跌16.8%至101億元,二手市場升6.2%至116億元,轉按貸款微跌0.9%至30億元。
- 定價參考:以香港銀行同業拆息(HIBOR)定價的新批按揭佔比降至90.4%(2月為94%),以最優惠利率(P)定價的升至3.2%(2月為2.4%)。
- 未償還總額:3月末未償還按揭貸款總額18,777億元,按月微升0.1%。
市場背景與質疑
香港樓價自2021年高位累跌約20%,2025年第一季再跌1.7%,負資產個案持續攀升,反映市場調整壓力。金管局雖稱風險可控,但數據顯示負資產總額及無抵押部分增長速度快於個案數量增幅,顯示部分高成數按揭的潛在損失風險上升。過去數據(如2003年負資產高達106,000宗)表明,若樓價持續下跌,負資產規模可能進一步擴大,特別是高按揭成數借款人(如按揭保險計劃下的90% LTV貸款)更易受衝擊。此外,中美關稅戰(美國對華245%關稅,中國報復125%)及聯儲局維持高利率(5.25%-5.5%)加劇經濟不確定性,或間接影響香港樓市復甦。
核心資料表
項目 | 詳情 |
---|---|
負資產個案 | 40,741宗,按季增6.13%,創21年新高 |
負資產總額 | 2,059億元,按季增5.54%,無抵押部分164億元 |
拖欠比率 | 負資產按揭拖欠0.17%,整體按揭0.13% |
市場背景 | 樓價跌1.7%,HIBOR高企,關稅戰加劇不確定性 |
香港影響 | 還款壓力增,需關注樓價趨勢及消費信心影響 |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