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sla Master Plan IV 掀技術文藝復興|封面故事
跨入AI戰場
這意味Tesla不再只是單一電動車製造商,而是正式跨入 AI、能源與機械人的競爭戰場。公司甚至形容這是一場「技術文藝復興」,目標是「推動全球繁榮與人類福祉,並由所有人共享經濟增長的成果」。
在闡述發展理念時,Tesla指出,真正的成長應該是無限的,而非零和遊戲。「一個領域的成長不需要以另一個領域的衰退為代價。資源的短缺可以透過先進技術、創新與新思維來解決。」
公司更回顧歷史,提到電池技術曾被視為不可能商業化,但如今已被大規模採用,並推動汽車產業脫離化石燃料。「電池能以低成本、大規模生產,進而驅動交通產業轉型。曾經被視為愚蠢的想法,如今因Tesla的引領而成為現實。」
報告多次強調,科技的核心價值必須是解決實際問題。以太陽能與大型儲能為例,Tesla指出,這些技術正在提升社區清潔電力的可用性與可靠性,而且更具成本效益與環保價值。
Optimus釋放人類時間
另外,在自動駕駛方面,Tesla認為相關技術將全面改善城市交通。「自動駕駛車輛能大幅提升交通的可負擔性、可及性與安全性,同時減少污染,尤其適用於人口愈來愈密集的城市。」
市場高度關注的「Optimus」人形機械人,同樣被列為關鍵。Tesla表示:「Optimus正在改變的不僅是勞動的觀念,還包括其可用性與能力。」
報告進一步指出,Optimus可以令人類擺脫單調或危險的工作。「那些重複或危險的任務,現在都可以用其他方式完成。從這個角度來看,Optimus的使命就是把時間還給人們,讓他們能去做自己熱愛的事情。」
公司強調,自動化必須惠及所有人。「我們如何開發與使用自動化技術,必須以改善人類生活為準則。」
對於投資者擔心價格過高的聲音,報告也回應,指出「打造價格可負擔且能大規模供應的先進產品,對建立一個繁榮且不受限制的社會至關重要」。
外間懷疑聲音大
外界批評Master Plan IV空洞,缺乏具體可行性,Tesla則在報告中承認挑戰之大:「消除稀缺將需要不懈且精細的執行,一些人會認為這是不可能的。」但公司強調,一旦成功,懷疑者自然會被說服。
報告亦以公司歷程作為佐證:「我們的第一步是製造一輛令人興奮的跑車Roadster,然後利用利潤資助Model S和Model X,接著推動 Model 3與Model Y 的誕生並持續前進。」報告強調,所有值得的旅程都是漫長的,而每一步都從最初的起點開始。
Tesla在結尾指出,人類正站在一個全新時代的門檻上:「今天我們正處於革命性時期的邊緣,並為前所未有的成長做好準備。而這一次,不會只是一小步,而是Tesla與整個人類的一大飛躍。」
雖然外界對Master Plan 4批評聲音不斷,但Tesla依然透過這份藍圖傳達了雄心壯志:不只是一家電動車製造商,而是邁向AI、能源與機械人整合的綜合企業。
未來這場「技術文藝復興」能否如期實現,仍有待市場與時間的驗證。值得注意的是,過去Tesla已經三度發表 Master Plan。前兩份內容完整,涵蓋具體產品與清晰路線;第三份則以大量數據支撐去碳化社會的構想。
相比之下,本次的Master Plan IV被外媒批評僅流於企業願景,缺乏具體目標與數據基礎,甚至有聲音懷疑是由生成式人工智能聊天機械人Grok AI代筆。
長期關注Tesla的美國科技媒體《Electrek》直言,這份藍圖更像是一個「關於人形機械人的人工智能承諾拼盤」,其內容「充斥著烏托邦式的空洞語彙,那些關於AI『豐裕』的流行語,幾乎可以由Grok輕易生成。」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