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3季 減息前夕 資料圖片

2025年第3季 減息前夕應加注3大股市

投資

廣告

來到2025年第三季,全球市場氣氛明顯比年初樂觀許多。通脹降溫、美國聯邦儲備局預期轉鴿,資金開始從債市慢慢回流股市。相信不少讀者亦能感受到,雖然不再需要手持大量現金避險,但接下來下半年,應如何配置資金於股市?筆者認為日本、美國科技股,以及逐步見底回穩的中國股市,將會是本季的三大亮點。

從經濟數據而言,美國5月PCE數據已回落至2.6%按年增長,逼近聯儲局的政策目標。就業市場亦出現些微降溫跡象,讓市場對減息的預期升溫。
現時利率期貨已基本反映今年下半年有望減息兩次的預期;加上歐洲央行也正式展開減息循環,整體資金環境進一步寬鬆,為股市提供重要支持。
在這種背景下,估值具吸引力、基本面正在改善的市場,自然會成為資金尋找回報的首選。

科技狂熱將延續

過去幾年,日本企業在政府與東京證券交易所的推動下加速改革,強調資本效率與股東回報。這不再只是口號,而是真金白銀的股份回購與分紅。
在這股結構性改革的帶動下,外資明顯加大配置力度,交易所買賣基金(ETF)流入數據印證了這股趨勢。

目前市場持續關注日本的半導體、工業及銀行等板塊,這些產業結合了改革紅利與全球供應鏈重整的機會,值得長線投資,以捕捉相應上行空間。
此外,筆者認為科技狂熱將於下半年延續。人工智能(AI)發展已經從2024年炒概念(例如晶片、伺服器、資料中心)逐步過渡到應用階段。
今年筆者看到更多企業實際應用AI工具,從AI個人電腦(PC)到自動化客服、商業決策分析等,應用層開始為整個科技價值鏈創造真正的盈利空間。
巨頭如輝達(Nvidia,美股代號:NVDA)、微軟(Microsoft,美股代號:MSFT)、台積電(美股代號:TSM)的盈利預測仍在持續上調,反映市場依舊看好科技股下半年的表現。

至於中國市場,雖然過去兩年因內外壓力備受挑戰,但筆者開始看到一些底部訊號。
年初至今,中央密集出台穩地產、穩信心、扶持民營經濟等政策,實質財政支出亦明顯提速。5月、6月的消費與出口數據也開始出現回暖跡象,結合政策推力與內需修復,中國市場的風險溢價正逐步回落。
投資者可更關注內需、科技、國產替代相關的中小創企業,這些板塊對政策敏感度較高,中央一旦再推出新政策,上述板塊有望見較明顯增幅。
從配置角度來說,投資者可在第三季採取更進取的資產組合策略。針對地區配置層面,可考慮將日本納入核心配置,配合美國科技股作高增長引擎,而中國亦值得進一步加注。

雖然目前外圍環境依舊處於較高息的狀態,但在上述三大股市有明顯催化因素的情況下,宜提前加大其於投資組合内的比重。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撰文:經一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