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i trump

如何部署Anti-Trump Trade

投資

廣告

早前特朗普交易興起,但如今市場就逐漸轉向反特朗普交易(Anti-Trump Trade),故今期筆者就與讀者分析及部署後者。

(一)特朗普交易的興起與特徵。
Trump Trade是指在特朗普於2024年美國總統大選獲勝後,投資市場基於其政策預期所形成的一系列投資策略。
特朗普的政策傾向,通常包括減稅、放寬監管、保護主義貿易政策(如關稅),以及推動美國製造業復興。
這些政策預期在2024年底至2025年初引發市場熱烈反應,推動特定資產類別上漲,包括美元與美股、能源與基礎建設、比特幣(Bitcoin)與加密貨幣,以及高關稅受益板塊。
然而,隨2025年特朗普第二任期展開,其貿易戰政策特別是對中國的高關稅措施,引發市場動盪,促使「特朗普交易」逐漸轉向「反特朗普交易」(Anti-Trump Trade)。

(二)從特朗普交易到反特朗普交易的轉變。
2025年4月,特朗普宣布對中國商品加徵高達145%的關稅,並對其他國家(如越南、印度等)實施高關稅,試圖重塑全球貿易格局。
然而,這一政策引發多重負面效應,導致市場對「特朗普交易」的信心動搖。
首先,全球報復性關稅:中國迅速回應,對美國商品加徵125%關稅,並限制稀土等關鍵原材料出口;加拿大、墨西哥、歐盟等也採取報復措施,全球貿易戰升溫。
這些行動打擊美國出口企業(如農業、製造業),並推高進口商品價格,引發通脹壓力。
其次,經濟衰退風險:高關稅導致供應鏈成本上升,美國消費者面臨物價上漲壓力。

同時,全球需求因貿易壁壘下降,美國企業盈利預期惡化。市場開始擔憂美國經濟可能陷入「滯脹」(高通脹、低增長)。
再者,盟友疏遠與地緣風險:特朗普對盟友(如日本、南韓)的強硬態度促使其與中國靠近,形成抗美貿易聯盟。
最後,市場動盪:美股在關稅戰初期下跌,特別是依賴全球供應鏈的科技股,例如蘋果公司(Apple,美股代號:AAPL)及輝達(Nvidia,美股代號:NVDA)。
上述因素促使投資者重新評估「特朗普交易」的可持續性,轉而採取「反特朗普交易」策略,聚焦於規避貿易戰風險並尋找替代投資機會。
(三)「反特朗普交易」的特徵。

「反特朗普交易」旨在對沖貿易戰帶來的經濟不確定性,投資者轉向以下資產和策略:
避險資產:黃金、白銀等貴金屬因其避險屬性受到青睞。美國國債(特別是短期國債)因其安全性也吸引資金流入。
非美市場及新興巿場:投資者轉向歐洲和亞洲市場(如德國DAX指數、日本日經225),這些市場受美國關稅影響較小,且受益於區域貿易協定(如RCEP)。部分新興市場(如東南亞、印度)因其低成本製造優勢,可能承接從中國轉移的供應鏈,相關交易所買賣基金(ETF)(如MSCI新興市場ETF)受到關注。
防禦型股票:公用事業、醫療保健和消費必需品板塊因其穩定性成為資金避風港。

新能源與科技:儘管科技股短期承壓,但長期來看,新能源(如風能、太陽能)和人工智能(AI)相關企業,因全球需求增長而具吸引力。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撰文:陸振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