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FOMO到穩定獲利 解鎖潛意識對交易隱性控制
為甚麼大眾的投資行為,其實是大腦潛意識的投射?大眾都以為投資是理性的,是基於數據、技術指標分析與邏輯推演而做出的判斷。然而,實際上,大多數的投資決策,都是由情緒驅動。而這些情緒,來自植根於讀者潛意識中的信念、經驗與慣性模式。
先要了解交易心理
要實現長期穩定獲得盈利,必須了解自己的交易心理。只要覺察大腦的潛意識,讀者的交易勝率、盈利率便會穩定提升。
其中一個最常見的交易誤區,便是FOMO(Fear Of Missing Out),恐懼錯失盈利機會的情緒反應,引致投資者不停的追漲殺跌,或者在不合理的進場點入市,導致接連的虧損。
FOMO背後,其實是一種「如果我現在不進場,我會後悔」的焦慮。這種心理反應,其實是讀者內在對自己缺乏信任。當中的匱乏心理,是與讀者大腦潛意識相關的。
潛意識根源解析如下。
(一)深層的「匱乏感」與「我總是來不及」的信念。
(二)來自童年或生活中被教育「錯失機會就代表我不夠好」的經驗。
(三)用「交易」來補償「我錯過太多」的內在焦慮。
至於能快速轉化FOMO的方式則如下。
機會從不會只有一次
(一)轉念練習:時刻提醒自己:機會從不會只有一次,你錯過的不是盈利,而是一次測試你紀律的機會。
(二)重複自我對話:「我選擇耐心等待高勝率的入市機會,市場每天都有新的可能性。」
(三)建立信任感:設定符合自身投資理念的入場條件,信任市場永遠會提供新的機會。
(四)深呼吸練習:當讀者每次有「我要趕快進場」的入市衝動時,先冷靜深呼吸三次,然後詢問自己:這個決定是基於策略理性,還是情緒反應?有沒有偏離自己的交易策略?
讀者可以透過重建與自己內在的對話,重新編寫潛意識,強化潛意識對「耐心」及「紀律」的認同感。
以上練習的關鍵是讓潛意識知道,市場機會天天都在,讀者不需要不斷內耗自己去追逐,從而加強自己對自身的信任。
嘗試全然相信自己的交易判斷及買賣行為,切勿讓情緒掌控理智,記住:「你不是錯過交易機會,而是在培養一個值得信任的自己」,這才是走向穩定盈利的真正方法。
Katie Tang
英皇金融投資集團
特約分析師、潛意識導師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